<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和應的詩詞(446首)

    361 《遣興次韻和晁應之四首》 宋·張耒

    蓬門鳥雀啅黃昏,歸徑牛羊各有群。
    水闊魚龍陰后出,山空虎豹夜深聞。
    西來客引秦川雨,南去秋連楚澤云。
    唐漢廢興無處問,西風禾黍但丘墳。

    362 《遣興次韻和晁應之四首》 宋·張耒

    露下風悲螢火流,周南羈客意悠悠。
    山川老去三年淚,關塞秋來萬里愁。
    慣逐禽魚諳異俗,每因霜月夢滄洲。
    一拋硯井雙蓬鬢,天畔詩成獨倚樓。

    363 《和晁應之憫農》 宋·張耒

    南風吹麥麥穗好,饑兒道上扶其老。
    皇天雨露自有時,爾恨秋成常不早。
    南山壯兒市兵弩,百金裝劍黃金縷。
    夜為盜賊朝受刑,甘心不悔知何數。

    364 《和陳器之詩四首·朝應天:應天寺有五圣御容》 宋·張耒

    唐衰五季更披猖,社稷反手看興亡。
    山河分裂流戰血,積骨被野號豺狼。
    中原正朔不出境,九州豪杰爭侯王。
    生民禍難冤痛極,腥穢上達干穹蒼。

    365 《和晁應之山中》 宋·張耒

    康樂雖為吏,不忘山水情。
    我無連璧美,君許托車行。
    幽鳥花前語,春泉竹外鳴。
    勒移無草草,吾友笑功名。

    366 《和上維道祈雨有應》 宋·張耒

    江鄉長夏亢陽驕,太息秋原稻穗焦。
    暑氣暮收秦地火,雨聲秋響浙江潮。
    夜齋涼送檐間滴,曉枕清聞竹上飄。
    椒醑禮神慚德薄,圣朝當寧四時調。

    367 《和晁應之大暑書事》 宋·張耒

    蓬門久閉謝來車,畏暑尤便小閣虛。
    青引嫩苔留鳥篆,綠垂殘葉帶蟲書。
    寒泉出井功何有,白羽邀涼計已疏。
    忍待西風一蕭瑟,碧鱸斫鲙意何如。

    368 《和子華應天院行香歸過洛川》 宋·司馬光

    印節傳呼洛北還,府庭無論不妨閑。
    度橋寒色侵春服,按轡晴光露曉山。
    香穗徘徊凝廣殿,花籃繁會滿通闤。
    自知白雪高難和,忍愧誰能寄我顏。

    369 《奉和圣制溫湯對雪應制》 唐·張說

    瑞雪帶寒風,寒風入陰琯。
    陰琯方凝閉,寒風復凄斷。
    宮似瑤林匝,庭如月結滿。
    正賡挾纊詞,非近溫泉暖。

    370 《依韻和張應之見贈》 宋·梅堯臣

    京洛多游好,相與歲月深,雖同執一龠,吹曲各異音。
    自微眾音響,安感萬物心。
    我窮子來唁,慷慨發長吟。

    371 《和張士曹應之晚景》 宋·梅堯臣

    遠空云解駁,南陌雨初收。
    獨鳥去煙外,斜陽明樹頭。
    涼飚虛枕席,漲澇起汀洲。
    會有從軍役,將離更暮愁。

    372 《次韻和張次應龍圖松皮冠子》 宋·晁說之

    儒冠何事貴松皮,一歲寒來特自奇。
    發盡著霜相稱得,歌酬白雪即非宜。

    373 《奉和法筵應詔詩》 南北朝·庾信

    五城鄰北極。
    百雉壯西昆。
    鉤陳橫復道。
    閶闔抵靈軒。

    374 《奉和闡弘二教應詔詩》 南北朝·庾信

    五明教已設。
    三元法復開。
    魚山將鶴嶺。
    清梵兩邊來。
    香煙聚為塔。
    花雨積成臺。
    空心論佛性。
    貞氣辨仙才。
    露盤高掌滴。
    風烏平翅回。
    無勞問待詔。
    自識昆明灰。

    375 《奉和平鄴應詔詩》 南北朝·庾信

    天策引神兵。
    風飛掃鄴城。
    陣云千里散。
    黃河一代清。

    376 《奉和夏日應令詩》 南北朝·庾信

    朱簾卷麗日。
    翠幕蔽重陽。
    五月炎蒸氣。
    三時刻漏長。

    377 《代館職應詔和元夕》 宋·毛滂

    太平樂事及黎元,佳月蘭燈照有年。
    景焰煌煌浮魏闕,清光穆穆抱堯天,皇明燭遠輝星斗,睿唱宣和勝管弦。
    十二明珠供照乘,夜光飛出九重淵。

    378 《和李邦直學士沂山祈雨有應》 宋·蘇轍

    宿雪雖盈尺,不救春夏旱。
    吁嗟遍野天不聞,歌舞通宵龍一戰。
    旋開云霧布旌旗,復遣雷霆助舒卷。
    雨聲一夜洗塵埃,流入溝河朝不見。

    379 《和同僚賀雪應祈》 宋·韓元吉

    臘近春臨雪意遲,褰衣敢憚走靈祠。
    夜聽小雨猶傾耳,曉看群山頓展眉。
    好句懸知得冰柱,香醪試為壓羔兒。
    便應風月臺中客,不減梁園賦就時。

    380 《和陳應求韻兼呈方次云》 宋·黃公度

    策蹇沖泥到野扉,故人相對破愁眉。
    話因別久卒難盡,情逐杯深那更辭。
    十里云山乖素約,一番桃李負幽期。
    蕭蕭半夜空階雨,亂滴枯腸百斛詩。

    * 關于和應的詩詞 描寫和應的詩詞 帶有和應的詩詞 包含和應的古詩詞(4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