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和平的詩詞(184首)

    81 《和太傅平章魏公咸淳庚午冬大雪遺安撫潛侍郎》 宋·盧鉞

    底用封書禱梵林,瑞霙先臘感由心。
    豫知農畝宜禾稼,復喜邊儲足輦任。
    民樂齊宮夸往昔,捷歌周戍屬斯今。
    燮調妙造推元老,治象陽明無伏陰。

    82 《平山和韻鶴田》 宋·張蘊

    瓊花應自笑南翁,白發棲棲逐斷蓬。
    兵后百年城郭是,塵間多事古今同。
    孤煙遠堠如常夜,五月窮邊尚冷風。
    可竺莼鱸歸興盡,長吟且復付杯中。

    83 《四景詩和孫僉判穎叔韻·平湖秋月》 宋·趙時遠

    樓臺兩岸枕長流,落日行人競檥舟。
    清夜湖光平似鏡,冰輪冷浸玉壺秋。

    84 《七夕呈坐間諸友時留平江宿和靖書院次日》 宋·朱南杰

    葉已鳴秋夜漸長,年年織女會牛郎。
    龍梭暫歇七襄駕,云袖輕飄百和香。
    輸我晚涼和月飲,任渠明發渡河忙。
    要知工巧元無用,樂得身閑拙不妨。

    85 《木蘭花慢 和史顯甫左丞韻,略頌平日所長,》 未知·曹伯啟

    苦原作恐,從景元本改)無佳思,祈相望一笑羨紫芝眉宇,正臺閣,濟時人。
    況公是公非,知常知變,樂道安貧。
    案前簿書旁午,抱丹誠、一點伴青春。
    偶遇科條隱密,不辭辨雪殷勤。

    86 《和涇川公納涼以五平屬上去入聲作三詩》 明·顧璘

    煩心如枯魚,展轉想斗水。
    涼飆從西來,猛雨爽我耳。
    初臨前軒看,返灑已滿幾。
    青松披鮮云,野景晚轉美。

    87 《和涇川公納涼以五平屬上去入聲作三詩》 明·顧璘

    勞勞南州符,詎遂閉戶臥。
    休衙經旬居,茂樹恣意坐。
    生涯嗟蓬飄,世事付甑破。
    民憂瘡彌深,歲序夢易過。

    88 《和涇川公納涼以五平屬上去入聲作三詩》 明·顧璘

    蓬萊從靈仙,絕粒食白石。
    何如臨清秋,忽釋觸熱厄。
    江云翻鳴濤,洑沫雪一尺。
    疏篁搖涼芃,隔屋葉摵摵。

    89 《雷峰一初送竹嶼春谷和尚詩有莫念平生下澤車》 明·南洲法師

    莫念平生下澤車,新詩傳得自西湖。
    飛搶不羨培風翼,秣飾徒憐病顙駒。
    野殿劫灰前古寺,離宮春草舊行都。
    相望惟有南峰月,照見黃妃塔影孤。

    90 《贈王彥和簡校還北平》 明·蘇伯衡

    提封開畫省,地勢控全燕。
    雪重陰山近,星低瀚海連。
    藩屏歸付托,畫諾仗材賢。
    捫虱家聲舊,應須有奏篇。

    91 《和子由聞子瞻將如終南太平宮溪堂讀書》 宋·蘇軾

    役名則已勤,徇身則已媮。
    我誠愚且拙,身名兩無謀。
    始者學書判,近亦知問囚。
    但知今當為,敢問向所由。

    92 《和王斿二首(斿,平父子·)》 宋·蘇軾

    異時長怪謫仙人,舌有風雷筆有神。
    聞道騎鯨游汗漫,憶嘗捫虱話悲辛。
    氣吞余子無全目,詩到諸郎尚絕倫。
    白發故交空掩卷,淚河東注問蒼旻。

    93 《和子由寄題孔平仲草庵次韻》 宋·蘇軾

    逢人欲覓安心法,到處先為問道庵。
    盧子不須従若士,蓋公當自過曹參。
    羨君美玉經三火,笑我枯桑困八蠶。
    猶喜大江同一味,故應千里共清甘。

    94 《和人回文五首?此五首詩為孔平仲作?》 宋·蘇軾

    紅窗小泣低聲怨,永夕春寒斗帳空。
    中酒落花飛絮亂,曉鶯啼破夢匆匆。
    同誰更倚閑窗繡,落日紅扉小院深。
    東復西流分水嶺,恨無愁續斷弦琴。

    95 《董伯懿示裴晉公平淮右題名碑詩用其韻和酬》 宋·王安石

    元和伐蔡何危哉,朝廷百口無一諧。
    盜傷中丞偶不死,利劍白日投天街。
    裹瘡入相議軍旅,國火一再更檀槐。
    上前慷慨語發涕,誓出按撫除睽乖。

    96 《和蔡副樞賀平戎慶捷》 宋·王安石

    城郭名王據兩陲,軍前一日送降旗。
    羌兵自此無傳箭,漢甲如今不解累。
    幕府上功聯舊伐,朝廷稱慶具新儀。
    周家道泰西戎喙,還見詩人詠串夷。

    97 《和黃冕仲寄題延平泠風閣》 宋·秦觀

    泠風三伏是清秋,雖有炎蒸不汝留。
    滿地溪山歸藻井,有時絲管下滄洲。
    快哉便得逍遙趣,偶爾還成汗漫游。
    誰為發揮無妙手,賦凌楚玉有家丘。

    98 《新年團拜后和主敬韻并呈雪平》 宋·辛棄疾

    已把年華遜得翁,滿前依舊祖遺蹤。
    謝家固不多安石,阮氏還能幾嗣宗。
    今是昨非當謂夢,富妍貧丑各為容。
    修然白發猶何事,只好三人自一龍。

    99 《和閩漕傅安道郎中送毛平仲詩韻,寄謝惠書及》 宋·楊萬里

    宣城訊後忽年余,閩水風來又歲除。
    人品只今推正始,詩聲何止過黃初。
    豈無天上同朝友,不寄山中半紙書。
    珍重故人多問我,鬢毛半脫齒全疏。

    100 《與朱古平飲山中和蕭敬夫韻》 宋·文天祥

    江山自足引千杯,況有如今此客哉。
    石室只還湖守住,蘆峰曾屈晦翁來。
    酒酣剩有詩酬唱,步倦何妨車馬回。
    游遍此山方可別,北崖莫遣曉云開。

    * 關于和平的詩詞 描寫和平的詩詞 帶有和平的詩詞 包含和平的古詩詞(1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