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和山的詩詞(1183首)

    681 《感遇十首次韻和黃著作魯直以將窮山海跡勝絕》 宋·晁補之

    鼓吹出西羌,光華動眉額。
    韃橐望酒泉,面有可憐色。
    念身匪兕虎,少日四方跡。
    百計等畫蛇,老大悲故國。

    682 《感遇十首次韻和黃著作魯直以將窮山海跡勝絕》 宋·晁補之

    謝公文章余,幽事課伐嶺。
    清詩如玄酒,胡乃淡而永。
    得無西堂夢,春草句彌勝。
    但使田野傳,何須論銘鼎。

    683 《感遇十首次韻和黃著作魯直以將窮山海跡勝絕》 宋·晁補之

    江南盛郁蒸,代北紛霰雪。
    卞生無出游,何以得此刖。
    一朝有天運,春華未萎絕。
    吾猶托雄鳩,而彼固不拙。

    684 《感遇十首次韻和黃著作魯直以將窮山海跡勝絕》 宋·晁補之

    平生莫逆交,弦斷寄心賞。
    相思望青楓,目極江水上。
    念當及時節,農事動春壤。
    來者不有年,何能咎吾往。

    685 《感遇十首次韻和黃著作魯直以將窮山海跡勝絕》 宋·晁補之

    楚有吹竹者,工作百獸音。
    削格為爾多,滔滔寧適今。
    嘗俾范馳驅,終日無一禽。
    復之儻或可,詭遇亦何心。

    686 《感遇十首次韻和黃著作魯直以將窮山海跡勝絕》 宋·晁補之

    葉公好畫龍,龍固不可晤。
    安知下其室,驚駭暗楹霧。
    昭王亦貿骨,冀以得馬故。
    相者競舉肥,終然駒遠去。

    687 《和縉云守關彥遠浮山作》 宋·晁補之

    廣陵形勝昔所聞,昆岡作軸江為門。
    西來蜀道從萬里,伏堆藏阜爭崩奔。
    盤挐蹙踏得江住,精鐵一畝巋然存。
    半潛屋牖半出戶,鼉龜見背熊羆蹲。

    688 《招縉云寺關彥遠教授曾彥和集平山堂次關韻》 宋·晁補之

    蜀岡勢與蜀山通,龍虎盤挐上紫空。
    小語還憂驚太一,高堂元自在天中。
    少師楊柳無遺跡,承旨歌謠有舊風。
    斜日蕪城易興感,忘懷猶喜故人同。

    689 《和巨中游芝山》 宋·毛滂

    俗狀塵容欲養成,猶慚岫幌不吾扃。
    任慵讀律知難入,忍睡看山輒暫醒。
    蘭茁有時應吐秀,茗根無味強通靈。
    朝霞夕菊全堪飽,肯紿侏儒學歲星。

    690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 梁山泊見荷》 宋·蘇轍

    南國家家漾彩?靈,芙蕖遠近日微明。
    梁山泊里逢花發,忽憶吳興十里行。
    終日舟行花尚多,清香無奈著人何。
    更須月出波光凈,臥聽漁家蕩槳歌。

    691 《和毛君州宅八詠 山房》 宋·蘇轍

    岸幘攜筇夜夜來,蒲團紙帳竹香臺。
    直須覓取僧為伴,更為開庵劚草萊。

    692 《和李公擇赴歷下道中雜詠十二首 梁山泊〈次》 宋·蘇轍

    近通沂泗麻鹽熟,遠控江淮粳稻秋。
    粗免塵泥污車腳,莫嫌菱蔓繞船頭。
    謀夫欲就桑田變,客意終便畫舫游。
    愁思錦江千萬里,漁蓑空向夢中求。
    〈時議者將干此泊以種菽麥。

    693 《和孔教授武仲濟南四詠 鵲山亭》 宋·蘇轍

    筑臺臨水巧安排,萬象軒昂發瘞埋。
    南嶺崩騰來不盡,北山斷續意尤佳。
    平時戰伐皆荒草,永日登臨慰病懷。
    更欲留詩題素壁,坐中誰與少陵偕。

    694 《和子瞻金山》 宋·蘇轍

    長江欲盡闊無邊,金山當中唯一石。
    潮平風靜日浮海,縹緲樓臺轉金碧。
    瓜洲初見石頭城,城下波濤與海平。
    中流轉柂疑無岸,泊舟未定僧先迎。

    695 《和子瞻焦山》 宋·蘇轍

    金山游遍入焦山,舟輕帆急須臾間。
    涉江已遠風浪闊,游人到此皆爭還。
    山頭冉冉萬竿竹,樓閣不見門長關。
    金山共此一江水,只有勝絕無此閑。

    696 《和鮮于子駿益昌官舍八詠其五山齋》 宋·蘇轍

    平地厭喧囂,虛齋上山足。
    蕭條遠城市,坡陀富林麓。
    簡書日填委,杖屨每幽獨。
    豈無山中士,高臥白茅屋。
    逢人默無語,長嘯響巖谷。
    此室庶可招,夜月相從宿。

    697 《和子瞻濠州七絕涂山》 宋·蘇轍

    娶婦山中不肯留,會朝山下萬諸侯。
    古人辛苦今誰信,只見清淮入海流。

    698 《和毛君州宅八詠 鳳凰山》 宋·蘇轍

    山川蟠跨偶成形,威鳳低回久未行。
    更種梧桐真可致,高飛性似伯夷清。

    699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二五郡》 宋·蘇轍

    蜀人不信秦川好,食蔗從梢未及甘。
    當道沙塵類河北,依山水竹似江南。
    觀形隨阜飲溪鹿,云氣侵山食葉蠶。
    猶有道人迎客笑,白須黃袖豈非聃。

    700 《和子瞻三游南山九首其一樓觀》 宋·蘇轍

    神仙避世守關門,一世沉埋百世尊。
    舊宅居人無姓尹,深山道士即為孫。
    天寒游客常逢雪,日暮歸鴉自識村。
    君欲留身記幽寂,直將山外比羌渾。

    * 關于和山的詩詞 描寫和山的詩詞 帶有和山的詩詞 包含和山的古詩詞(118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