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和居的詩詞(399首)

    361 《飲士常新居和席上聯句韻》 明·李東陽

    寂寞官曹似隱居,清風時動一床書。
    花應旋種欄將滿,客不頻來席尚虛。
    詩好忽驚傳錦字,酒狂真欲換金魚。
    多情愧有東鄰卜,已辦城西款段車。

    362 《縣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濟韻》 宋·陳宓

    古縣公庭二百春,聊因風雨一番新。
    恨無尺寸堪酬主,敢有絲毫更擾民。
    方嘆閭閻驚脫水,卻慚梁棟欲超塵。
    年豐俗美多馀暇,雁鶩行中看雀馴。

    363 《縣治登梁和寄居余叔濟韻》 宋·陳宓

    賓僚滿座昔難知,盡是才當漢石渠。
    訟牒已資賢共次,茶甌聊復話公馀。
    千村早見刀為犢,比屋仍看經荷鋤。
    疏拙卻便明月夜,小窗松竹謾觀書。

    364 《和白居易西亭詩韻》 宋·陳宓

    不是清高辭好爵,都緣衰病乞身。
    年來印歷依然在,批上東湖第五春。

    365 《趙山甫居玉壺盡得湖山之勝醉后和其韻二章》 宋·杜范

    占盡春光好,湖山一覽余。
    著身蓬島里,縱目畫屏如。
    我計還知錯,君謀定不疎。
    它年同到此,卜筑莫躊躇。

    366 《趙山甫居玉壺盡得湖山之勝醉后和其韻二章》 宋·杜范

    相見雖無幾,相觀卻有余。
    清襟無這樣,塵世有誰如。
    文理須教密,濃醺且放疎。
    論文何日再,欲別更躊躇。

    367 《和仲明舉幽居》 宋·郭印

    薄游心已倦,幽筑興何長。
    夜雨千畦菊,春風五畝桑。
    雞豚還自樂,人我亦相忘。
    黃卷皆吾友,何憂日面墻。

    368 《和張憲吳園山居二首》 宋·彭龜年

    輕辭綠野逐征夫,踏遍溪山總不如。
    莫愛畫圖嘗在眼,渠儂還亦愛吾廬。

    369 《和張憲吳園山居二首》 宋·彭龜年

    參天喬木鎮山川,栽種成陰知幾年。
    仰止名園今老矣,卷舒畫軸思悠然。

    370 《寄云居掩室和尚》 宋·釋師范

    鷲峰云散霜天冷,南北東西片月孤。
    喜得江湖好消息,點胸尊者在云居。

    371 《寄云居掩室和尚》 宋·釋師范

    幾回夢到白云顛,欲住難禁懶病牽。
    何日相依傾倒夜,月寒千嶂一聲猿。

    372 《寄云居掩室和尚》 宋·釋師范

    從來有口掛虛壁,誰信如今口亦無。
    因記通身紅爛客,無端白紙強涂糊。

    373 《送率庵和尚住云居》 宋·釋師范

    東湖水深蟠老龍,晨昏出沒無定蹤。
    開口合口噴香霧,舉足下足生陰風。
    而今改宅云居去,威風萬竅聲號怒。
    謂言不是抉珠人,未應輕踏甌峰路。

    374 《和張居士》 宋·釋子淳

    默訥虛明履趣深,蟾蜍推月照天心。
    松風未作寒林靜,一弄無弦琴上音。

    375 《和無盡居士牧牛頌》 宋·釋子淳

    頭角崢嶸未兆前,亂支深處任安眠。
    不隨芳草遙山去,何用芒童更著鞭。

    376 《大夫七弟有慶新居二百四十言次韻和之》 宋·蘇頌

    勿謂衡茅陋,門墻亦僅全。
    山連京峴外,水接漕渠邊。
    喬木傍行列,幽花晚秀妍。
    子孫環舍后,兄弟對齋前。

    377 《和刁節推郊居寄說晤二詩僧》 宋·蘇頌

    倦賦從軍詠式微,山齋重此理松扉。
    春來園圃朱櫻遍,霜后盤飧綠芋肥。
    瓶錫時邀高士駕,臺緇多學野人衣。
    白蓮詩社方求友,喜得支公與共歸。

    378 《和清溪可居壁間韻》 宋·薛嵎

    松風相對揜重關,何止浮生半日閑。
    此是仙家真境界,蓬萊猶在有無間。

    379 《和清溪可居壁間韻》 宋·薛嵎

    日日虛廊步百回,吟邊時有可人來。
    西湖處士詩名世,老向孤山亦為梅。

    380 《偶得李竹屋居士摘和靖先生梅詩四聯演成八韻》 宋·楊公遠

    疎影橫斜水清淺,冰容不比尋常見。
    若非采石謫仙魂,定是汨羅騷客面。
    鶴膝枝低俯鏡奩,鴨頭波靜澄江練。
    憑誰說與老孤山,敢續君詩君莫厭。

    * 關于和居的詩詞 描寫和居的詩詞 帶有和居的詩詞 包含和居的古詩詞(3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