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和居的詩詞(399首)

    181 《和御制山居詩》 明·竺隱道公

    大覺談玄徹九重,蔚然扶起少林宗。
    龍光照映神奎閣,象教尊崇玉幾峰。
    自昔草堂留圣踐,即今靈谷縱高蹤。
    御題詩筆昭云漢,更覺茲山雨露濃。
    ¤

    182 《和御制山居詩》 明·竺隱道公

    傳得凌霄無盡燈,蘭膏烈焰愈輝騰。
    箋經未遜洪覺范,輔教直追嵩仲靈。
    閉戶遍探三藏教,入朝分錄兩街僧。
    皇恩浩蕩深如海,聲價奚論十倍增。

    183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宋·蘇軾

    環州多白水,際海皆蒼山。
    以彼無盡景,寓我有限年。
    東家著孔丘,西家著顏淵。
    市為不二價,農為不爭田。

    184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宋·蘇軾

    窮猿既投林,疲馬初解鞅。
    心空飽新得,境熟夢余想。
    江鷗漸馴集,蜑叟已還往。
    南池綠錢生,北嶺紫筍長。
    提壺豈解飲,好語時見廣。
    春江有佳句,我醉墮渺莽。

    185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宋·蘇軾

    新浴覺身輕,新沐感發稀。
    風乎懸瀑下,卻行詠而歸。
    仰觀江搖山,俯見月在衣。
    步從父老語,有約吾敢違。

    186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宋·蘇軾

    老人八十余,不識城市娛。
    造物偶遺漏,同儕盡丘墟。
    平生不渡江,水北有幽居。
    手插荔支子,合抱三百株。

    187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宋·蘇軾

    坐倚朱藤杖,行歌紫芝曲。
    不逢商山翁,見此野老足。
    愿同荔支社,長作雞黍局。
    教我同光塵,月固不勝燭。
    霜飆散氛祲,廓然似朝旭。

    188 《和陶歸園田居六首》 宋·蘇軾

    昔我在廣陵,悵望柴桑陌。
    長吟飲酒詩,頗獲一笑適。
    當時已放浪,朝坐夕不夕。
    矧今長閑人,一劫展過隙。
    江山互隱見,出沒為我役。
    斜川追淵明,東皋友王績。
    詩成竟何為,六博本無益。

    189 《和陶九日閑居》 宋·蘇軾

    九日獨何日,欣然愜平生。
    四時靡不佳,樂此古所名。
    龍山憶孟子,栗里懷淵明。
    鮮鮮霜菊艷,溜溜糟床聲。

    190 《和陶移居二首》 宋·蘇軾

    昔我初來時,水東有幽宅。
    晨與鴉鵲朝,暮與牛羊夕。
    誰令遷近市,日有造請役。
    歌呼雜閭巷,鼓角鳴枕席。
    出門無所詣,樂事非宿昔。
    病瘦獨彌年,束薪與誰析。

    191 《和陶移居二首》 宋·蘇軾

    洄潭轉碕岸,我作江郊詩。
    今為一廛氓,此邦乃得之。
    葺為無邪齋,思我無所思。
    古觀廢已久,白鶴歸何時。
    我豈丁令威,千歲復還茲。
    江山朝福地,古人不我欺。

    192 《和陶還舊居》 宋·蘇軾

    痿人常念起,夫我豈忘歸。
    不敢夢故山,恐興墳墓悲。
    生世本暫寓,此身念念非。
    鵝城亦何有,偶拾鶴毳遺。

    193 《張侍郎示東府新居詩因而和酬二首》 宋·王安石

    得賢方慕北山萊,赤白中天二府開。
    功謝蕭規慚漢第,恩從隗始詫燕臺。
    曾留上主經過跡,更費高人賦詠才。
    自古落成須善頌,掃除東閣望公來。

    194 《張侍郎示東府新居詩因而和酬二首》 宋·王安石

    榮觀流傳動草萊,中官賜設上尊開。
    鼓歌(穴下加叫)窱聽疑夢,肴果聯翩饋有臺。
    斧藻故應宜舊德,棟梁非復復凡材。
    虛堂欲踵曹參事,試問齊人或肯來。

    195 《和趙昌父問訊新居之作》 宋·辛棄疾

    草堂經始上元初,四面溪山畫不如。
    疇昔人憐翁失馬,只今自喜我知魚。
    苦無突兀千間庇,豈負辛勤一束書。
    種木十年渾未辦,此心留待百年余。

    196 《和周元吉右司過弊居追懷南鄭相從之作》 宋·陸游

    梁益東西六十州,大行臺出北防秋。
    閱兵金鼓震河渭,縱獵狐兔平山丘。
    露布捷書天上去,軍諮祭酒幄中謀。
    豈知今日詩來處,日落風生蘆荻洲。

    197 《和羅巨濟山居十詠》 宋·楊萬里

    世方爭速化,渠獨請真祠。
    意在升沉外,官無冷熱宜。
    山如輞川盡,地似習家池。
    若道閑居懶,如何有十詩。

    198 《和羅巨濟山居十詠》 宋·楊萬里

    老子朝慵起,春風苦喚行。
    晴邊猶著雪,寒後未聞鶯。
    偶見千峰翠,偏令兩眼明。
    倦來渾欲睡,無處避溪聲。

    199 《和羅巨濟山居十詠》 宋·楊萬里

    只擁書千卷,何須屋萬間?
    新堂傍溪水,大字署蓬山。
    恰有乘風客,來分半日閑。
    自煎蝦蟹眼,同淪鷓鴣斑。

    200 《和羅巨濟山居十詠》 宋·楊萬里

    漫浪真堪老,丁寧勿語人。
    屐痕渾似齒,巾角小於綸。
    從事固不惡,賢人也似醇。
    空瓶未應臥,只恐惱比鄰。

    * 關于和居的詩詞 描寫和居的詩詞 帶有和居的詩詞 包含和居的古詩詞(3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