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和尚的詩詞(442首)

    21 《鹽官和尚贊》 宋·釋慧遠

    老倒放,不會事,扇破覓,犀牛兒。
    尚有遺風余烈,{左口右發}吒噠哩嚤呢。

    22 《秋夜聞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和空上人)》 唐·張南史

    晚節聞君道趣深,結茅栽樹近東林。
    禪師幾度曾摩頂,高士何年更發心。
    北渚三更聞過雁,西城萬木動寒砧。
    不見支公與玄度,相思擁膝坐長吟。

    哀怨

    23 《和張希復詠宣律和尚袈裟》 唐·段成式

    南山披時寒夜中,一角不動毗嵐風。
    何人見此生慚愧,斷續猶應護得龍。

    24 《摸魚兒(和柳山悟和尚與李同年嘉龍韻)》 宋·劉辰翁

    漸無多、詩朋酒伴,東林復幾人許。
    舊時船子西湖柳,詞與東風塵土。
    重記否。
    那月月下旬,且避何人疏。

    25 《云蓋智和尚真贊》 宋·黃庭堅

    哆哆啝啝,搭猱左科。
    吃十方飯,唱快活歌。
    任疏慵,沒禮數。
    趕則去,招則住。
    住似著衫,去如脫袴。
    禪徒苦口勸和光,捏聚虛空要泊路。

    26 《為啟初門和尚題山水圖》 明·劉基

    天下名山隨處有,畫圖流傳亦良久。
    祗園道人展橫幅,觀者稱夸同一口。
    蒼梧九疑高插天,卷而懷之不盈手。
    巨靈驚呼盤古怒,地軸坱圠昆侖剖。

    27 《大巔和尚贊》 宋·釋崇岳

    趕首座出院,勘三平中箭。
    放過韓文公,鉤頭通一線。
    謾道晝夜一百八,也是和盲悖訴瞎。

    28 《普化和尚贊》 宋·釋慧遠

    熱發風狂,躍倒飯床。
    挨腳脫漏,倒翻筋斗。
    壞佗臨濟一生禪,啞卻盤山三昧口。
    有進好,未必好。
    有時惡,未和惡。
    有時把個破木鐸。
    大悲院裹趕村齋,直至而今無摸索。

    29 《楊岐和尚贊》 宋·釋慧遠

    劄楊岐,獨腳寨。
    嚇臨濟,小廝兒。
    栗棘金圈輸貸價,土曠和人稀賣與誰。
    只將破草鞵泥彈子,向十字街頭換得眼晴三百擔。
    人亦不覺,鬼也不知,噫嘻嘻,半夜歸來日卓午,虛空依舊畫娥眉。

    30 《次韻真歇和尚圓覺經頌一十四首·辨音菩薩章》 宋·釋正覺

    妙圓單復絕中邊,五五機輪互換難。
    弦管調來聲律合,梭絲識出錦文觀。
    身心一一能分應,手眼千千不可謾。
    似付鹽梅巖叟用,和羹無復見鹹酸。

    31 《龍翔真歇和尚求詩贈一首》 宋·蘇籀

    象骨巖居閩府教,江海兩封黃紙召。
    孤云自南仍更東,阻覲堯蓂友廊廟。
    講通時論毗曇經,一佛出世只為人。
    凝師白傳有真契,鑿齒彌天必相值。

    32 《書香能和尚塔》 唐·張說

    大師捐世去,空馀法力在。
    遠寄無礙香,心隨到南海。

    33 《過隱空和尚故居》 唐·劉長卿

    自從飛錫去,人到沃洲稀。
    林下期何在,山中春獨歸。
    踏花尋舊徑,映竹掩空扉。
    寥落東峰上,猶堪靜者依。

    唐詩三百首冬天送別友情傷懷

    34 《送勤照和尚往睢陽赴太守請》 唐·劉長卿

    燃燈傳七祖,杖錫為諸侯。
    來去云無意,東西水自流。
    青山春滿目,白日夜隨舟。
    知到梁園下,蒼生賴此游。

    35 《題靈祐和尚故居》 唐·劉長卿

    嘆逝翻悲有此身,禪房寂寞見流塵。
    多時行徑空秋草,幾日浮生哭故人。
    風竹自吟遙入磬,雨花隨淚共沾巾。
    殘經窗下依然在,憶得山中問許詢。

    春節

    36 《齊一和尚影堂》 唐·劉長卿

    一公住世忘世紛,暫來復去誰能分。
    身寄虛空如過客,心將生滅是浮云。
    蕭散浮云往不還,凄涼遺教歿仍傳。

    37 《宿大通和尚塔,敬贈如上人,兼呈常、孫二山人》 唐·崔曙

    支公已寂滅,影塔山上古。
    更有真僧來,道場救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凈土。
    身心能自觀,色相了無取。

    38 《秋夜有懷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一作劉長卿詩)》 唐·皇甫冉

    晚節聞君趨道深,結茅栽樹近東林。
    大師幾度曾摩頂,高士何年遂發心。
    北渚三更聞過雁,西城萬里動寒砧。
    不見支公與玄度,相思擁膝坐長吟。

    唐詩三百首登樓寫景山水黃河勵志哲理

    39 《山下留別佛光和尚》 唐·白居易

    勞師送我下山行,此別何人識此情。
    我已七旬師九十,當知后會在他生。

    40 和尚書舅見寄》 唐·李涉

    欲隨流水去幽棲,喜伴歸云入虎溪。
    深謝陳蕃憐寂寞,遠飛芳字警沉迷。

    * 關于和尚的詩詞 描寫和尚的詩詞 帶有和尚的詩詞 包含和尚的古詩詞(4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