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棲非不勝,觸目是林丘。若比茲巖秀,培塿固難儔。云山千里見,石泉四時流。登臨有如此,何必更他游。
我年七十五,木末掛殘陽。縱使身未逝,亦豈能久長。尚冀林間住,與師共末光。孤云俄暫出,道俗紛蒼黃。
愛山端有素,拘俗亦可憐。昨守當少郡,不識隱靜山。羨師來又去,愧我復何言。尚期無久住,歸送我殘年。
師心如死灰,形亦如槁木。胡為衲子歸,以響答空谷。顧我塵垢身,擬向禪河浴。更愿張佛燈,為我代明燭。
扶疏巖下樹,入夏總成陰。幾年荊棘地,一旦為叢林。我方與衲子,共聽海潮音。人生多聚散,離別忽驚心。
我與師來往,歲月雖未長。相看成二老,風流亦異常。既宴坐巖上,我方為聚糧。儻師能早歸,此樂猶示央。
紛紛學禪者,腰包競奔走。才能脫葛藤,癡意便自負。求其道德尊,如師蓋希有。愿傅上乘人,永光臨濟后。
吾邑多緇徒,浩浩若云海。大機久已亡,賴有小機在。乃更與一岑,純全兩無悔。堂堂二老禪,海內共期待。
古無住持事,但只傳法旨。有能悟色空,便可超生死。庸僧昧本原,豈識西歸履。買帖會禪床,佛法將何恃。
僧中有高僧,士亦有高士。我雖不為高,心粗能知止。師是個中人,特患不為爾。何幸我與師,俱是隣家子。
師本窮和尚,我亦窮秀才。忍窮俱已徹,老肯不歸來。今師雖暫別,泉石莫相猜。應緣聊復耳,師豈有公哉。
丹成人去幾經年,怪石峻嶒樹曲拳。超脫每思攀逸駕,沉迷無奈縛塵緣。勝游徒有騷人詠,絕景難憑妙筆傳。投紱歸來應未晚,尚期一訪洞中仙。
萬事忘懷付酒樽,長閒不厭客登門。但存心地平如砥,勝買黃牛教子孫。
紛紛當世士,盡道休官去。有墮塵網中,誰能復回顧。重為軒冕惑,一念遂差互。要當發深省,悟此形皆寓。
又是人間八月秋,西風萬里殘暑收。簿書汩沒日復日,忽逢佳節聊舉頭。開樽喜有賓僚共,準擬延月歸城樓。姮娥何事苦相惱,使我珠簾空上鉤。
君侯敏手鎮星城,杰閣巍堂指日成。經籍大恢新教化,英賢重振舊聲名。勢雄三洞雙溪境,義動千秋萬古情。一唯家傳人供仰,盍將此道覺諸生。
樓畔晴嵐翠拂空,天教我輩一尊同。只愁楊柳歸來綠,卻嘆桃花去后紅。春事又還觴詠里,人生正墮別離中。不堪搔首東南望,獨立驚風嘆斷鴻。
花滿芳洲月滿樓,留連從事到青州。巧分茗碗消磨睡,靜拂琴徽斷送愁。寒食煙花知有幾,上元燈火恰才收。冷官已辦江頭費,爛醉春風典破裘。
兒大詩書敵富強,婦供滫瀡養尊章。照盤曉日龍為炙,介壽春風玉作堂。禮物皆由天賦分,家榮亦使里生光。人生有子不翅足,況復孫枝羽氣香。
山堂有何觀,四時互興歇。萬物隨天根,東生復西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