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和味的詩詞(865首)

    821 《中秋無月感而作歌》 宋·鄧深

    天時相催日如流,今夕何夕云中秋。
    不見佳月默有感,試走退筆書其由。
    去年此時汝川客,一病纏綿真險厄。
    貪生強樂寸心酸,與死為鄰片紙隔。

    822 《次韻許大初見贈二首》 宋·方回

    相逢未覺道途難,把酒論詩數夕間。
    磊落胸襟開古誼,從容色笑借和顏。
    長年役役魚千里,末俗悠悠虎九關。
    賴是同鄉復同味,一寒如此遽春還。

    823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824 《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825 《以詩句詠梅·殘雪逍遲月出蚤》 宋·方蒙仲

    自嫌太奇絕,混以雪和月。
    卻有一味香,教人細分別。

    826 《白酒歌為巖翁賦》 宋·黃庚

    火云燒空日色烈,暑氣著人方郁結。
    巖翁宴客水亭東,竹色蕖香獻清絕。
    瓜削水晶蓮剖珠,象箸犀盤盛陳列。
    銀罌捧出白玉醅,透鼻香濃風味別。

    827 《謝翁養源惠醋》 宋·李處權

    已著蓮花釀,仍兼竹葉醅。
    橙和致上味,蚋聚見良材。
    政想攢眉漉,須煩掩鼻開。
    先生元自立,不是乞鄰來。

    828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829 《讀書吟示鉉》 宋·彭龜年

    吾聞讀書人,惜氣勝惜金。
    累累如貫珠,其聲和且平。
    忽然低復昂,似絕反可聽。
    有時靜以默,想見紬繹深。

    830 《送何同叔赴湖南漕》 宋·彭龜年

    疇昔登賢書,夫子持文衡。
    每見輒忽別,問端不能更。
    一從齒周行,后先佐司成。
    未幾奉辟書,復接臺中評。

    831 《雪夜馮周二兄來小酌詩呈倉使》 宋·錢時

    入夜同人為我來,旋尋香味小銜杯。
    滿堂和氣雖云樂,怕有人間暖未回。

    832 《余與呂守之買舟西歸林常甫吳清淑呂伯起出餞》 宋·錢時

    兩角勍觸蠻,八荒等兄弟。
    人生天地間,貴在情義耳。
    嘉禾二三友,一見傾底裹。
    春風散天和。

    833 《源山主求贊頂相》 宋·釋如凈

    個是凈慈毛和尚,口言禍福有定當。
    逐日隨緣去赴齋,是謂兩腳功德藏。
    雕裝千佛,右砌兩廊。
    判斷一切魍魎鬼,主管五百羅漢堂。

    834 《偈頌一百一十七首》 宋·釋紹曇

    十方義聚,和氣如春。
    非魔非佛,無主無賓。
    食法二輪能妙轉,不虛剪月過書云。
    聞韶不知味,門戶喜重新。

    835 《煨芋》 宋·釋紹曇

    山房不識春風面,地爐宿火煨紅軟。
    寒涕垂頤午夢醒,饑腸殷殷晴雷轉。
    霜猿剝啄啟巖扉,漏泄天香入翠微。
    霧幕煙籠收不得,等閑色引白云歸。

    836 《達理歌》 宋·釋印肅

    普庵識心達理,不是胡言亂語。
    教化三千大千,個個透泥入水。
    應無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時中凈念法身,何假燒錢化紙。

    837 《與參徒辨事》 宋·釋印肅

    仲元亨老,殷勤圓凈。
    此中大事,雪曲高歌。
    騎白牛兒,漫空唱唱啰。
    這家也舂米,那畔爭打禾。

    838 《與湯亨老居士》 宋·釋印肅

    香積廚中烹五味,腳踏天兮頭頂地。
    雖然頭角各分張,未得個人都了利。
    不然亨老大慈悲,一日無私和眾議。
    南方道友不偏枯,到裹許人皆具備。
    直教塞口并咽喉,消息出門無不是。

    839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看看,氣味歷艱難。
    百城心膽老,三篾肚皮寬。
    秋晚長河淡,霜清北斗寒。
    哆哆和和兮休嫌冷語,點點閃閃兮定遭熱謾。

    840 《傳上人丐鹽求頌》 宋·釋正覺

    瀕海人居不事田,生涯清白是家傳。
    雷鳴山麓潮橫雪,津出泥沙鹵泛蓮。
    冰玉色承熬煉力,蕨薇滋藉合和緣。
    舌頭妙有圓通眼,坐斷叢林五味禪。

    * 關于和味的詩詞 描寫和味的詩詞 帶有和味的詩詞 包含和味的古詩詞(86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