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和令的詩詞(217首)

    201 《調笑令 和師韻贈張馬二公》 元·馬鈺

    調笑。
    論微妙。
    月內銀蟾端千跳。
    中宵日里金雞叫。
    坎虎離龍圍繞。
    忽然撞著姹嬰召。
    共守丹爐了了。

    202 《木蘭花令 和師韻》 元·馬鈺

    諸公日日閑團聚。
    飯罷時時眼廝覷。
    專專惟望馬風言,怎敢玄玄輕泄露。
    常常只把氣神護。
    謹謹調和龍虎步。
    徐徐煉就九還丹,個個成仙云外

    203 《如夢令 和曲山韻》 元·王惲

    仁宦須求遭遇。
    不顧已沾泥絮。
    攘攘世間人,總被虛名引去。
    引去。
    引去。
    光景促于朝暮。

    204 《次韻和吳侍郎寄致政張郎中以令子倅府迎侍河》 宋·宋庠

    序齒顛毛貴,傳家子綬青。
    蘭芳應作膳,椿老別添齡。
    逸豫鴻排陸,歡心鯉過庭。
    幾時陪雅集,醉弁一俄星。

    205 《次韻和吳侍郎喜令弟學士請告歸省》 宋·宋庠

    秋來遙說灑煩襟,季虎昆龍伴嘯吟。
    弓影奮疑臨酒釋,荊枝歡意巒叢深。
    仙山校籍催歸傳,宿館銷魂警曙砧。
    我亦白頭思共被,非君誰照急難心。

    206 《和吳侍郎寓趙中令韓王宅》 宋·宋庠

    平昔元勛第,多年洛水頭。
    荒池威鳳去,高棟野鴟愁。
    木老爭侵日,花寒各媚秋。
    猶欣賓館在,臨賞寄名流。

    207 《和韻答都昌胡令論詩》 宋·項安世

    竹屋蘆門映短墻,夜深宜月曉宜霜。
    青山顧欠如相識,白水粘天似故鄉。
    光景萬端皆好句,肝腸百鍊見真剛。
    今君正與民同樂,安得清愁滿腹裝。

    208 《和段君仲衡同令嗣天晴少出之作》 宋·陳傅良

    文字時高下,功名勢去來。
    誰人堪語此,吾道竟懷哉。
    攜幼安容膝,巡檐笑索梅。
    巷門通后圃,今數為君開。

    209 《和丹陽徐文度令君》 宋·劉宰

    微生嘆數奇,衰疾久見面。
    遙聞鄉大夫,今日潘懷縣。
    列宿羅胸中,可但書萬卷。
    撫宇究衷曲,誅求無俗見。

    210 《次韻韓康公和曾令綽范景仁喜五弟改知汝海見》 宋·蘇頌

    許汝相望畫戟深,裴劉賡唱遞筩臨。
    兩忘出處俱安節,不得親疏共照心,幕府尚傳詩寡和,士林重誦斗攸斟。
    追思五紀詞場舊,何日逢迎更盍簪。

    211 《咸陽縣令求清渭樓詩和何子應長句》 宋·蘇籀

    秦如蒹葭未飽霜,四維不舉空豪強。
    神疲鬼乏赴功利,兆自襄公終始皇。
    富極薰天力斡地,諸侯西來誰敢當。
    范雎李斯乘利勢,蒙驁白起先戎行。

    212 《和呂令見寄》 宋·王洋

    莫話艱難偏九區,門前咄咄尚堪沽。
    眼中寒暑頻傷雁,閑時戊情要憶鱸。
    政似釣璜歸大老,詩能引士愧非夫。
    暄風暖日明年事,共樂烘春造化爐。

    213 《寧都趙令君貽貺五言四首意索余和不可虛辱如》 宋·曾豐

    只今公子行,蓋不數其余。
    要牘江西社,親傳肘后書。
    飽聞劉子政,渴見馬相如。
    肯許交盟結,休嫌笠溷車。

    214 《寧都趙令君貽貺五言四首意索余和不可虛辱如》 宋·曾豐

    江西窮處縣,松竹勿嫌深。
    簿領塵中坐,溪山好處吟。
    鳴弦人異調,把酒月同斟。
    倘有可書事,閑收入志林。

    215 《寧都趙令君貽貺五言四首意索余和不可虛辱如》 宋·曾豐

    介庵前后集,熟讀眼生花。
    學問祖千古,文章雌百家。
    今非公莫繼,況有子堪夸。
    換骨蓬萊去,分吾九轉沙。

    216 《寧都趙令君貽貺五言四首意索余和不可虛辱如》 宋·曾豐

    世途無復古,吾道不宜今。
    風月多饒舌,軒裳久死心。
    家猶須五斗,命豈止千金。
    有路可親炙,那能入桂林。

    217 《和政和顏令君韻》 宋·朱繼芳

    恰百年余得縣名,從前官長是誰清。
    魚鮭市小通蠻遠,雞犬村深見吏生。
    過客莫嗔廚傳冷,家人方喜俸錢輕。
    卻愁明日朝天去,不得黃紬飽五更。

    * 關于和令的詩詞 描寫和令的詩詞 帶有和令的詩詞 包含和令的古詩詞(21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