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和人的詩詞(948首)

    361 《次韻和秀上人長安寺居言懷寄渚宮禪者》 唐·鄭谷

    舊齋松老別多年,香社人稀喪亂間。
    出寺只知趨內殿,閉門長似在深山。
    臥聽秦樹秋鐘斷,吟想荊江夕鳥還。
    唯恐興來飛錫去,老郎無路更追攀。

    362 《次韻和秀上人游南五臺(一作司空圖詩)》 唐·鄭谷

    中峰曾到處,題記沒蒼苔。
    振錫傳深谷,翻經想舊臺。
    蒼松臨砌偃,驚鹿驀溪來。
    內殿評詩切,身回心未回。

    363 《和吳子華侍郎令狐昭化舍人嘆白菊衰謝之絕次用本韻》 唐·韓偓

    正憐香雪披千片,忽訝殘霞覆一叢。
    還似妖姬長年后,酒酣雙臉卻微紅。

    364 《奉和峽州孫舍人肇荊南重圍中寄諸朝士二篇時李…牽課》 唐·韓偓

    敏手何妨誤汰金,敢懷私忿斅羊斟。
    直應宣室還三接,未必豐城便陸沈。
    熾炭一爐真玉性,濃霜千澗老松心。

    365 《和王舍人撫州飲席贈韋司空》 唐·韓偓

    樓臺掩映入春寒,絲竹錚鏦向夜闌。
    席上弟兄皆杞梓,花前賓客盡鴛鸞。
    孫弘莫惜頻開閤,韓信終期別筑壇。
    削玉風姿官水土,黑頭公自古來難。

    366 《和張舍人》 唐·吳融

    玉女盆邊雪未銷,正多春事莫無憀.杏花向日紅勻臉,云帶環山白系腰。
    鶯轉樹頭欹枕聽,凍開泉眼杖藜挑。
    陵遷谷變如須問,控鶴山人字子喬。

    367 《和友人見題山居》 唐·杜荀鶴

    避時多喜葺居成,七字君題萬象清。
    開戶曉云連地白,訪人秋月滿山明。
    庭前樹瘦霜來影,洞口泉噴雨后聲。
    有景供吟且如此,算來何必躁于名。

    368 《友人贈舍弟依韻戲和》 唐·杜荀鶴

    吾家此弟有何知,多愧君開道業基。
    不覺裹頭成大漢,昨來竹馬作童兒。
    還緣世遇兵戈鬧,只恐身修禮樂遲。
    及見和詩詩自好,eh公不到更何時。

    詠史懷古寫人典故抒情

    369 《和友人送弟》 唐·杜荀鶴

    君說無家只弟兄,此中言別若為情。
    干戈鬧日分頭去,山水寒時信路行。
    月下斷猿空有影,雪中孤雁卻無聲。
    我今骨肉雖饑凍,幸喜團圓過亂兵。

    370 《和友人寄長林孟明府》 唐·杜荀鶴

    為政為人漸見心,長才聊屈宰長林。
    莫嫌月入無多俸,須喜秋來不廢吟。
    寒雨旋疏叢菊艷,晚風時動小松陰。
    訟庭閑寂公書少,留客看山索酒斟。

    371 《和友人見題山居水閣八韻》 唐·杜荀鶴

    池閣初成眼豁開,眼前霽景屬微才。
    試攀檐果猿先見,才把漁竿鶴即來。
    修竹已多猶可種,艷花雖少不勞栽。

    寫人感慨抒懷

    372 《和友人》 唐·韋莊

    閉門同隱士,不出動經時。
    靜閱王維畫,閑翻褚胤棋。
    落泉當戶急,殘月下窗遲。
    卻想從來意,譙周亦自嗤。

    373 《次韻和友人冬月書齋》 唐·張蠙

    四季多花木,窮冬亦不凋。
    薄冰行處斷,殘火睡來消。
    象版簽書帙,蠻藤絡酒瓢。
    公卿有知己,時得一相招。

    374 《和友人送趙能卿東歸》 唐·張蠙

    一第時難得,歸期日已過。
    相看玄鬢少,共憶白云多。
    楚闊天垂草,吳空月上波。
    無人不有遇,之子獨狂歌。

    375 《和友人許裳題宣平里古藤》 唐·張蠙

    欲結千年茂,生來便近松。
    迸根通井潤,交葉覆庭秾。
    歷代頻更主,盤空漸變龍。
    晝風圓影亂,宵雨細聲重。

    376 《和友人酬寄》 唐·黃滔

    新發煙霞詠,高人得以傳。
    吟銷松際雨,冷咽石間泉。
    大國兵戈日,故鄉饑饉年。
    相逢江海上,寧免一潸然。

    377 《和王舍人、崔補闕題天王寺》 唐·黃滔

    郭內青山寺,難論此崛奇。
    白云生院落,流水下城池。
    石像雷霆啟,江沙鼎鼐期。
    岳僧來坐夏,秦客會題詩。

    378 《和陳先輩陪陸舍人春日游曲江》 唐·黃滔

    劉超游召郄詵陪,為憶池亭舊賞來。
    紅杏花旁見山色,詩成因觸鼓聲回。

    379 《和友人送衡尚書赴池陽副車》 唐·殷文圭

    淮王上將例分憂,玉帳參承半列侯。
    次第選材如創廈,別離排宴向藏舟。
    鯤鵬變化知難測,龍蠖升沈各有由。

    380 《追和白舍人詠白牡丹》 唐·徐夤

    蓓蕾抽開素練囊,瓊葩薰出白龍香。
    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姮娥夜月光。
    雪句豈須征柳絮,粉腮應恨帖梅妝。
    檻邊幾笑東籬菊,冷折金風待降霜。

    * 關于和人的詩詞 描寫和人的詩詞 帶有和人的詩詞 包含和人的古詩詞(94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