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咀嚼的詩詞(96首)

    61 《和王知府惠雙井茶》 宋·吳芾

    摘從雙井尚余香,遠寄山翁見未嘗。
    咀嚼新芽味新句,陡驚冰雪沃枯腸。

    62 《謝湖山居士示和陶詩》 宋·樓鑰

    淵明千載人,同節仰孤峭。
    豈惟辭督郵,蓮社不得召。
    書不求甚解,眼高得玄要。
    詩亦本無意,但寫胸中妙。

    63 《奉簡在伯四首》 宋·趙蕃

    書中舊學來禽帖,今日蠻州得飫嘗。
    要與先生共咀嚼,更將煮蜜助甘香。

    64 《雨游青原山二首》 宋·趙蕃

    要作山中宿,悵無林下期。
    摩挱魯公字,咀嚼豫章詩。

    65 《成父以子進釀法為酒酒成許分貺趣之以詩并呈》 宋·趙蕃

    蘇仙盡飲不滿勺,平生愿求酒方略。
    空山松桂不使間,必使捐糜效斟酌。
    自言坐客有酣適,已雖獨醒同醉樂。
    是心可以付調元,嘆息鄉來湖海著。

    66 《螃蟹》 宋·岳珂

    無腸公子郭索君,橫行湖海劍戟群。
    紫髯綠殼琥珀髓,以不負腹夸將軍。
    酒船拍浮老子慣,咀嚼兩螯仍把玩。
    廬山對此眼倍青,原從公子醉復醒。

    67 《趙季茂有詩來適山間劚地得筍因遺以并賡韻》 宋·岳珂

    籬菊初黃楓葉丹,蒼筠共此屋三間。
    拂天未帶山云白,斸地已凝湘暈斑。
    玉版有時堪咀嚼,石欄何日共躋攀。
    山家聊送清班兆,且為屏星纖九關。

    68 《再和易后韻為前韻六首》 宋·衛宗武

    多公苦嗜吟,殆類書癡竇。
    水火燥濕仝,一見懽如舊。
    七步未為敏,百篇可立就。
    咀嚼牙頰香,氤氳滿襟袖。
    渾渾乎其來,勢若瓴建溜。

    69 《二月十五日酴醾洞醉中》 宋·陳著

    木香架下春未饒,累累叢蕤方弄嬌。
    含香不吐有時發,只須十日晴光牢。
    滿腔醞藉固有在,花心雅欲投金焦。
    逐時消遣老者事,頗與酒興無花妖。

    70 《用元韻答李郎中》 宋·王炎

    未問仙家九節蒲,且持茗碗對熏爐。
    黃冠也肯迎留客,咀嚼梅花費一壺。

    71 《除日祭詩》 近代·陳三立

    奎蹄緣蠕蠕,不避燖沃滅。
    棘叢飛翻翻,不戒網罟設。
    寰壤著大群,顛擠得跛躄。
    指數白馬歲,災變固已烈。

    72 《次韻陳唐卿縣尉》 宋·張镃

    耽詩固無益,損慮更招咎。
    技癢搔不療,銘坐口還又。
    出門索朋儔,培我本根厚。
    頑石夸瓊瑰,朽壤被絺繡。

    73 《謝李仁父茯苓》 宋·張镃

    岷峨山中千歲松,枝叫干直摩青空。
    雪霜剝落中不槁,膏液下與靈泉通。
    龜跧鳧伏自磊砢,全堅玉潔仍豐融。
    篝明夜取喜得雋,煮鼎朝聽如吟風。

    74 《食蛤蜊呈子駿明叔》 宋·孔武仲

    兩君霜夜兩相過,有酒無希爭奈何。
    蛤蜊買得雖不多,百枚包以一枯荷。
    呼奴再濯清泠波,玉石磊落聲相磨。
    乾薪烈焰稍駢羅,暴殄天物真煩苛。

    75 《蜂兒》 宋·孔武仲

    吳蠶為人織,烹蛹以充腸。
    況爾止工螫,焚巢何足傷。
    幸與眾果俱,得陳君子堂。
    咀嚼任所宜,故毒難自防。

    76 《秋晚雜書三十首》 宋·方回

    六經天日月,諸子如四詩。
    史自班以上,語奇文亦奇。
    踵武蔚宗輩,語有文無之。
    小宋刊新唐,不悟宵寐規。

    77 《泊崇德縣曉作》 宋·方回

    岸上馬蹄響,縣中更鼓清。
    篷背雨亦止,意當明旦晴。
    夢記所泊處,喬木枯崢嶸。
    天色果開否,浩浩惟風聲。

    78 《次韻賓旸張考塢觀茶花》 宋·方回

    頭上灑酒巾,吹風行欹斜。
    野徑政自穩,世途殊未涯。
    禮能致商皓,勢足屈孟嘉。
    君身獨自由,時到山人家。

    79 《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宋·方蒙仲

    梅嘆知音少曠夔,政須我輩與伸眉。
    逋仙詩勝多多許,咀嚼無令一字遺。

    80 《送芋栗湯升伯教授》 宋·葛紹體

    上柏山前擘翠紅,半筐沿壁掛秋風。
    輕黃肉皺紫皮脫,細入微酣咀嚼中。

    * 關于咀嚼的詩詞 描寫咀嚼的詩詞 帶有咀嚼的詩詞 包含咀嚼的古詩詞(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