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味外味的詩詞(497首)
24
《水龍吟 仆三年為郎外臺,故人揚子能作廣文》 金朝·蔡松年
詞章敏妙,臨觴得紙,下筆不能自休。
去歲收燈后,過揚於鄭氏山亭,酣觴賦詩,最為快適。
自此仆遂東來,比得其詩,頗道當時風味,戲作越調亂山空翠尋人,短松路轉風亭小。
論文把酒,燈殘月淡,春風最早。
38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39
《七發》 兩漢·枚乘
楚太子有疾,而吳客往問之,曰:“伏聞太子玉體不安,亦少間乎?”太子曰:“憊!謹謝客。
”客因稱曰:“今時天下安寧,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
意者久耽安樂,日夜無極,邪氣襲逆,中若結轖。
紛屯澹淡,噓唏煩酲,惕惕怵怵,臥不得瞑。
40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 關于味外味的詩詞 描寫味外味的詩詞 帶有味外味的詩詞 包含味外味的古詩詞(4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