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吾跡的詩詞(723首)
301
《新亭三首》 宋·馬之純
憶昔諸賢扶晉室,冠蓋多于此云集。
坐中翻作兒女悲,世換人非但陳跡。
我來正值三月春,花落鳥啼春寂寂。
江河雖異事略同,同景不殊今視昔。
302
《龍泉山》 宋·孟點
污瀆橫鳣鯨,螻蚊得而制。
所據非所容,悲歡生賈誼。
吾疑洛陽叟,所見未超詣。
卷之不能伸,無乃為形累。
303
《方氏故居》 宋·邵亢
偶分魚竹到稽山,處士林泉一望間。
歲月自隨流水遠,姓名長與白云閑。
鑒中人去荒遺跡,溪口僧來寫舊顏。
何日放船訪巖藪,吾門高第約躋攀。
304
《仙巖即事》 宋·沈躬行
孟月攝提指,春游初服成。
招尋追舊跡,涉歷憩孤情。
暫爾諧心賞,相從念友聲。
丹房探不遠,吾欲悟無生。
305
《送歙硯與裴唐卿》 宋·史伯強
平生足跡遍九州,知子筆端回萬牛。
歙硯故持贈,夜光非暗投。
茲實舊坑子坑尾,遠勝洮州綠鴨頭。
清淑之德隱于石,珉中玉表非其儔。
307
《次韻徐惇濟久不食肉》 宋·蘇簡
舉家食肉跡雖陳,端有寒儒繼后塵。
杜老長鑱聊卒歲,顏生陋巷不逢辰。
啖氈竊喜全高節,食肉從來鄙要津。
捫腹只應多愧負,天教吾黨合清貧。
308
《穹石堂》 未知·蘇欽
新堂良佳哉,前山羅萬戟。
中有倚天石,玉立破深碧。
異時老夕郎,直道眾讒咋。
不種南山豆,聊卜輞川宅。
309
《越問·神仙》 宋·孫因
陽明太元之天兮,乃群仙之所游。
有金堂與玉室兮,挹方丈與瀛洲。
伯經得道□泉兮,乘云氣於木杪。
仙公韜光丹井兮,發函書於船頭。
310
《碧落洞》 宋·唐介
余生本孤拙,所志在云石。
薄宦偶纏鎖,未遂林泉適。
邇來備臺選,幸一當言責。
狂愚抵罪辜,遽從遐徼謫。
313
《金瀨吊貞女》 宋·王端朝
嗟彼戰國秋,風俗日以漓。
卓哉史氏女,粲粲蘭蕙姿。
宋貞奉慈母,克盡烏鳥私。
業貧不辭苦,擊漂臨清漪。
315
《吳刺史廟》 宋·王應麟
城西有祠臨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問之耆老此為誰,唐大歷中吳刺史。
刺史為民開陂湖,故跡猶傳堰九里。
年很小鼓報豐穰,決渠為雨潤澤美。
316
《東山》 宋·王應麟
東山美周公,千載邈遺音。
槃槃謝家安,陳跡猶可尋。
仰睇虞峰高,俯挹娥濤深。
偉人不可作,感慨生登臨。
318
《重建峴山羊侯祠歌》 宋·王洙
襄陽南出大路奔,小山曰峴名特尊。
山形卑墮不峻極,屹若巨首臨江濆。
大山半空不成霍,絕水闕左非其亹。
砠巔赑屭戴危石,箕踞曼衍羅芳蓀。
320
《挽王學正》 宋·葉大年
遺文膾炙在吾鄉,賦罷誰能少薦揚。
聲跡有妻先蝶夢,行藏無子付洴方。
云蘿煙蔓新泉宅,秋月春花舊野堂。
交倡絲箋真翰墨,幾人知為寶巾箱。
* 關于吾跡的詩詞 描寫吾跡的詩詞 帶有吾跡的詩詞 包含吾跡的古詩詞(7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