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吾物的詩詞(1908首)

    561 《太倉隆福寺創觀音院以詩百韻寄妙觀大師且呈》 宋·郟亶

    珍重妙觀師,書來再三讀。
    不蒙促歸計,乃憂曠箋牘。
    疑師未相知,待我尚塵俗。
    竊聞構新殿,東畔建廊屋。

    562 《范資政移鎮杭州一百韻》 宋·金君卿

    圣門高弟游淵源,當時所得惟十賢。
    科張言行政與學,兼此四者誰能然。
    公含天資得具美,出文入武材謨全。
    軒昂盛時進以道,行高德鉅齊回騫。

    563 《美文文山劾董宋臣》 宋·開慶太學

    撥轉天網回地紀,中興又自庚申始。
    掃除陰類誰之功,有硬脊梁擔得起。
    鯫生曾作茶嶺詩,已學希夷不愿仕。
    逢人見說太平時,擔書來領西湖水。

    564 《慈竹》 宋·樂史

    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
    一叢闊婁處,森森數十莖。
    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
    去年筍已長,今年筍又生。

    565 《擁翠樓》 宋·李燾

    淳熙元年九月尾,菊未落英梅破蕊。
    從來兩美難必合,今忽得此一笑喜。
    人言地瘴物失時,進忌太蚤退苦遲。
    老夫亦豈不自覺,姑與飲酒仍賦詩。
    忍令芳草直為艾,封植嘉樹寧少待。
    夕餐九華可無死,卻期老歲於吾子。

    566 《掛冠》 宋·李瓘

    古云學古斯入官,我見學易而官難。
    平生透破夢覺關,本來面目只儒酸。
    吾親不侍若為歡,不如歸去臥林間。
    殿前三策瀝忠肝,多謝皇恩天地寬。

    567 《次袁尚書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韻》 宋·李嘉謀

    道人愛山出天姿,自謂計黠人嫌癡。
    獨游名山看不足,每得勝處行為遲。
    誰人能知物外賞,世上自有靈中奇。
    一行作吏困汩沒,便與好境相參差。

    568 《題潭然公舊址》 宋·李肖龍

    昔聞釋流號自然,棲遁龍潭山之顛。
    為憐旱魃赤茲土,積薪自焚上告天。
    感得天公沛霖雨,至仁一念周萬宇。
    人心如此茍不傳,天下誰復為伊呂。
    我欲築室祠其下,以愧知己忘物者。
    勒吾之言石之中,欲雨歌此呼臥龍。

    569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570 《碧澗書堂》 宋·林夢英

    臨川遇鄒君,示我銅陵辨。
    相邀游其間,百聞須一踐。
    自從雙耳聾,已辦兩足繭。
    武夷乃招隱,仙都輒策蹇。

    571 《讀許右丞所作陳少陽諫議哀詞》 宋·劉鄂

    并州更作桑乾客,道逢舍者來爭席。
    掀髯對座有鉅人,開口劇談如舊識。
    試問客子從何方,興言扼腕微有傷。
    吾祖昔遑卹緯計,屢以真論干君王。

    572 《墨池發祥詩呈蔣教》 宋·劉名世

    城頭學宮高巍巍,中有方井號墨池。
    窮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故老相傳右軍宅,滌硯濡毫向池側。
    蘭亭絕筆跡成塵,此間池水猶能黑。

    573 《和敬夫斜川詩》 宋·劉芮

    病著不任事,淹臥心自休。
    經時不出門,況復斜川游。
    每覿節物換,恍驚時序流。
    少年喜追逐,聚散水上鷗。

    574 《破山八詠·空心潭》 宋·劉拯

    碧潭發幽石,蕭灑無織塵。
    寒光湛秋月,有物難比倫。
    離鉤況無魚,千尺徙垂綸。
    到此心已空,何用濯吾纓。

    575 《送德麟監院歸天童和楊廷秀韻二首》 宋·陸九淵

    盡道吾廬登陟難,上人得得到相看。
    莫言無物堪延待,也有茶澆舌本乾。

    576 《題米元暉瀟湘圖》 宋·錢端禮

    畫手自高前輩,云山已屬吾曹。
    若會瀟湘物色,便當醉讀離騷。

    577 《重陽》 宋·錢億年

    商飚驚秀木,松桂不受秋。
    萸菊有光輝,芬芳滿金甌。
    古為賢達人,逢時聊解憂。
    龍山孟參軍,帽落初不羞。

    578 《送歙硯與裴唐卿》 宋·史伯強

    平生足跡遍九州,知子筆端回萬牛。
    歙硯故持贈,夜光非暗投。
    茲實舊坑子坑尾,遠勝洮州綠鴨頭。
    清淑之德隱于石,珉中玉表非其儔。

    579 《和潘經略廣州峽山五首》 宋·釋寶曇

    月林愛山日,竹杖青鞋俱。
    而今碧油合,見山當緒馀。
    瘴癘霜雪后,桃李春風徒。
    吾方友造物,虐焰空焚如。

    580 《偈三首》 宋·釋梵言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皓潔。
    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 關于吾物的詩詞 描寫吾物的詩詞 帶有吾物的詩詞 包含吾物的古詩詞(19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