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聽記的詩詞(499首)
441
《送顏希圣尚書守泉南》 宋·樓鑰
圣朝寶運開虞唐,太平天子垂衣裳。
恢張治具崇儒良,孰不愿依日月光。
用之則行舍則藏,孔門賢德遙相望。
朝望方隆位文昌,跬步可到中書堂。
443
《送張伯子尚書帥隆興》 宋·虞儔
舂容聽履上星辰,玉筍班中第一人。
暫藉威名分閫寄,剩留風采照廷紳。
何人重記西山雨,老我空傷南浦春。
此去莫貪為郡樂,紫樞黃閣待經綸。
444
《題周袁州尊德堂》 宋·趙蕃
視其所以知賢否,論世亦云當尚友。
宜春郡圃作新堂,名不他求斯有取。
堂堂房公暨李韓,文章事業兩不刊。
俱曾屈綰此州綬,年祀雖遠猶班班。
445
《寄施進之》 宋·趙蕃
我游尖峰回,一步成數憩。
仰攀松夭矯,俯睨石贔屭。
路窮入平野,飛鳥迎決眥。
廬舍半茅瓦,阡陌相櫛比。
446
《哨遍·近臘景和》 宋·汪莘
近臘景和,故山可過,足下聽余述。
便自往山中,憩精藍,與僧飯訖。
北涉灞川,明月華映郭,夜登華子岡頭立。
嗟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蒙籠。
447
《鄭德言暫館于別墅》 宋·鄭清之
我如杜甫逢王翰,君似梁鴻領孟光。
花竹自慚非獨樂,杼機聊喜聽鄰墻。
賦成寧笑老傖父,甕熟定容同舍郎。
他日楊花飛燕子,可能長記陸宣莊。
448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449
《雙井》 宋·鄭清之
水神何時生六翮,飛出雙泉江練白。
平湖浸月渺無邊,一笑對之成揖客。
轆轤初動曉星橫,夜卷寒瓊聲{左氵右砉}{左氵右砉}。
千年傾聽殿礎花乾,十畝空庭蔭修柏。
450
《次韻樊武仲致政見貽》 宋·魏了翁
風引征衣墮古誠,手披榛棘上前京。
侍郎山下尋仙李,柱史亭前記老程。
蜑雨蠻風鳶外落,洞云溪月雁邊明。
驚心忽忽未全穩,似聽於菟谷嘯聲。
452
《題陳待制湖樓》 宋·徐照
天游觀妙化,人世事皆輕。
沆瀣藏仙境,津涯截海城。
一身潛汗漫,品類仰高明。
有道行藏小,無心視聽精。
453
《堯章金銅佛塔歌》 宋·周文璞
白石招我入書齋,使我速禮金涂塔。
我疑此塔非世有,白石云是錢王禁中物。
上作如來捨身相,饑鷹餓虎紛相向。
拈起靈山受記時,龍天帝釋應惆悵。
456
《賦趙守接竹引巖泉》 宋·陽枋
冰絲實瑟無膠柱,事省庭空引泉注。
為有心隨水色清,從教竹傍山腰去。
循除虢虢潺湲,華襟湛徹生靈根。
縱使婆深池自滿,尚嫌鯉躍圓荷翻。
458
《除夜》 宋·方岳
眼底童烏已七齡,吾伊略亦記群經。
丁寧莫就中書試,只可松邊竹下聽。
459
《寄別季桐廬》 宋·方岳
一湖寒淥記傳杯,三見孤山雪底梅。
脫我素冠惟骨在,聽君清話得眉開。
底須政事喧京輦,例合詩人管釣臺。
債縣近來那可向,江山雖美盍歸來。
* 關于聽記的詩詞 描寫聽記的詩詞 帶有聽記的詩詞 包含聽記的古詩詞(4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