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聽自悲的詩詞(331首)

    41 《相和歌辭·烏夜啼》 唐·李群玉

    曾波隔夢渚,一望青楓林。
    有烏在其間,達曉自悲吟。
    是時月黑天,四野煙雨深。
    如聞生離哭,其聲痛人心。

    42 《自江西歸至舊任官舍,贈袁贊府(時經劉展平后)》 唐·劉長卿

    卻見同官喜復悲,此生何幸有歸期。
    空庭客至逢搖落,舊邑人稀經亂離。
    湘路來過回雁處,江城臥聽搗衣時。
    南方風土勞君問,賈誼長沙豈不知。

    43 《自巴東舟行經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峰,晚還題壁》 唐·李白

    江行幾千里,海月十五圓。
    始經瞿塘峽,遂步巫山巔。
    巫山高不窮,巴國盡所歷。
    日邊攀垂蘿,霞外倚穹石。

    44 《烏夜號》 唐·李群玉

    層波隔夢渚,一望青楓林。
    有鳥在其間,達曉自悲吟。
    是時月黑天,四野煙雨深。
    如聞生離哭,其聲痛人心。

    45 《聽鶯歌》 唐·靈澈

    新鶯傍檐曉更悲,孤音清泠囀素枝。
    口邊血出語未盡,豈是怨恨人不知。
    不食枯桑葚,不銜苦李花。

    46 《聽鶯歌》 唐·靈澈

    新鶯傍檐曉更悲,孤音清泠囀素枝。
    口邊血出語未盡,豈是怨恨人不知。
    不食枯桑葚,不銜苦李花。

    47 《丑奴兒(秋別)》 宋·吳禮之

    金風顫葉,那更餞別江樓。
    聽凄切、陽關聲斷,楚館云收。
    去也難留。
    萬里煙水一扁舟。

    48 《新秋》 宋·陸游

    天河漸近鵲橋時,一夜風吹斗柄移。
    金井梧桐元未覺,畫廊蟋蟀已先知。
    青燈耿耿還相伴,白發蕭蕭只自悲。
    猶勝玉門關外客,臥聽沙雁數歸期。

    49 《無題二首》 宋·劉克莊

    頂垂翅短立褵褷,孤淚誰聽只自悲。
    寧瘞焦山山下土,不將身托上林枝。

    50 《幽州秋日聽王昭儀琴》 宋·汪元量

    瑤池宴罷夜何其,拂拭朱弦落指遲。
    彈到急時聲不亂,曲當終處意尤奇。
    雪深沙磧王嬙怨,月滿關山蔡琰悲。
    羈客相看默無語,一襟秋思自心知。

    51 《又自和二首》 宋·強至

    好把悲歡付一卮,明朝北客有行期。
    勸君莫聽驪駒曲,只恐催人兩鬢衰。

    52 《酬信仲見和二首》 宋·胡寅

    不作悲秋賦,猶牽夢雨情。
    人心空懇迫,天聽自昭明。
    驟豈風能靡,和非雹與并。
    霤懸廬阜瀑,山映羽林兵。

    53 《奉和陳德召游惠山見寄三十韻》 宋·仲并

    飛埃喜污人,余事忌掛眼。
    酒浪綠可親,山光翠相挽。
    折腰素非愿,被面有余赧。
    從來萬事空,此去百念滿。

    54 《和慮可庵悲秋十首》 宋·何夢桂

    秋風來天河,天河淺且清。
    天孫撫機杼,終日織不成。
    自從夫君去,聽盡金雞鳴。
    妾身倘未死,妾心百煉精。

    55 《水龍吟 舜泉在濟南城中,自壬子年水去來不》 元·王惲

    泉流復出,其深可厲,回風瀟瀟,翠萍盈沼,邦人以為神來之兆。
    近陪憲使,展敬祠下,因索鄙作,謹繼丞相雙溪公懷古嚴韻,用紀其異窈然碧玉池方,綠波不見還凝*。
    翠萍痕在,金支光淡,湘妃無語。
    瑤瑟聲沉,畫蘭愁絕,幾回如許。

    56 《自順陽至均房道五首用陳符寶去非韻》 宋·張嵲

    我行均陽道,岡阜如鮮駝。
    澗石既齒齒,寒山亦峨峨。
    喬林木葉盡,仰見鶴鸛窠。
    風景固不殊,舉目異山河。

    57 《蘄春聽琵琶五首》 宋·孔武仲

    新自潯陽江上來,雖聞此曲不悲哀。
    輕攏細撚俱清絕,指法何慚二善才。

    58 《海上自之罘至成山覽秦皇漢武遺跡》 宋·宋無

    霧氣沈坤極,濤聲撼北溟。
    云霞五色水,丹碧萬重屏。
    脈絡華夷秀,并吞宇宙青。
    石梁橫地戶,洞構壓同霆。

    59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60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 關于聽自悲的詩詞 描寫聽自悲的詩詞 帶有聽自悲的詩詞 包含聽自悲的古詩詞(33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