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聽者的詩詞(975首)

    121 《既離成都,故人送者遠至漢嘉分袂,其尤遠而》 宋·范成大

    我本住林屋,風吹來錦城。
    錦城亦休樂?所樂多友生。
    相從不知久,相送不計程。
    橫絕峨眉巔,欲去有余情。

    122 《聞里中有斗者作此示之》 宋·陸游

    老翁無所長,惟是更事多。
    生世與人處,烏可傷至和?秋毫不能忍,平地尋干戈,唾面聽自乾,彼忿自消磨。
    鄉鄰皆世舊,何至誓弗過。
    勖哉養子壽,它年住雞窠。

    123 《十二月二十九日夜半雨雪作披衣起聽》 宋·陸游

    臘雪瑞豐登,春雨相發生,二者皆可賀,愛此打窗聲。
    披衣起靜聽,蕭蕭亂疏更。
    豈惟肺渴蘇,耳目為一清。
    孤燈不結花,相對翳復明。
    明朝遂除夕,歲月驚崢嶸。

    124 《題竹尊者軒》 宋·黃庭堅

    平生脊骨硬如鐵,聽風聽雨隨宜說。
    百尺竿頭放步行,更向腳跟參一節。

    125 《聽平戎操》 宋·歐陽修

    西戎負固稽天誅,勇夫戰死智士謨。
    上人知白何為者,年少力壯逃浮屠。
    自言平戎有古操,抱琴欲進為我娛。
    我材不足置廊廟,力弱又不堪戈殳。

    126 《後潭游船見岸上看者有感》 宋·歐陽修

    喧喧誰暇聽歌謳,浪遶春潭逐彩舟。
    爭得心如汝無事,明年今日更來游。

    127 《木蘭花慢 贈吹**者張嘴兒暨乃婦田氏合曲》 元·元好問

    要新聲陶寫,奈聲外有聲何。
    愴銀字安清,珠繩瑩滑,怨感相和。
    風流故家人物,記諸郎、吹管念奴歌。
    落日邯鄲老樹,秋風太液滄波。

    128 《聽文都知吹簫》 宋·梅堯臣

    虞舜已去蒼梧野,秦女驂鸞無復下。
    簫管人間不解傳,帝樂部中能亦寡。
    欲買小鬟試教之,教坊供奉誰知者。
    晏識文公始致來,勸接賤生宜強且。

    129 《聽教坊舊妓郭芳卿弟子陳氏歌(時至正己亥歲》 明·高啟

    文皇在御升平日,上苑宸游駕頻出。
    仗中樂部五千人,能唱新聲誰第一?燕國佳人號順時,姿
    容歌舞總能奇。
    中官奉旨時宣喚,立馬門前催畫眉。

    130 《席上有唱歐公送劉原甫辭者次日又有唱東坡三》 宋·晁說之

    龍門不見鬢垂絲,莫唱平山楊柳辭。
    縱使前聲君忍聽,后聲惱殺木腸兒。

    131 《次漕庾兩使者絕句韻六首》 宋·劉克莊

    廉使端如秤樣平,行臺非以刻為明。
    未論漢吏搖山力,且聽堯民擊壤聲。

    132 《次漕庾兩使者絕句韻六首》 宋·劉克莊

    雋游回首記端平,朝退聯鞍出大明。
    紫陌難尋看花伴,丹山聊聽喊茶聲。

    133 《余除鑄錢使者居厚除尚書郎俄皆銷印即事二首》 宋·劉克莊

    出處平生大致同,中間得失等雞蟲。
    髧髦昔似晉諸謝,華發今成楚兩龔。
    握有蘭香為子崇,家無銅臭坐余窮。
    善和舊宅殘書卷,只合連床聽曉鐘。

    134 《邛州俯聽三省堂》 宋·文同

    將欲言治人,必先由正身。
    身正人自治,此化行如神。
    總總群圣書,論說尤諄諄。
    后賢守為法,不敢忘逡巡。

    135 《聽趙琴士鳴弦》 宋·白玉蟾

    我尋屏跡到猿啼,云滿山前花滿溪。
    高峰壁立七十二,風生兩腋天可梯。
    煉師兩鬢東風黑,紺天不流月光白。
    檐牙咬雨昨已晴,松幄張空夜瑟瑟。

    136 《四者吟》 宋·邵雍

    目時然后視,耳時然后聽。
    口時然后言,身時然后行。
    前不見厚祿,然不見重兵。
    惟其義所在,安知利與名。

    137 《以長歌意無極好為老夫聽為韻奉別沔鄂親友》 宋·姜夔

    佳人魯山下,日弄清漢波。
    促弦調寶瑟,哀思感人多。
    咬哇秦缶擊,冷落噸客歌。
    知音良不易,如此粲者何。

    138 《聽蛙》 明·劉基

    繞舍荒池底且,蟄蛙齊候鳴雷社。
    已知地氣上如炊,更覺石泉流若瀉。
    舉頭玉燭煥陽明,?曷足汗泥悲土苴。
    半夜條風入綺窗,清晨細雨霏檐瓦。

    139 《西距渭南二十里有佛祠曰梁田其主僧守遂者引》 宋·強至

    洋州太守駐雙輪,佳句曾留渭水春。
    一紀卻題關右節,二篇才出屋間塵。
    濡毫忽聽山僧語,題柱須防縣令嗔。
    只道衣冠專世態,炎涼也屬不毛人。

    140 《趙子禮勸農回有詩和者盈軸然皆頌德詩非勸農》 宋·鄭剛中

    山鄉窮甿不知春,齒莽這種那復耘。
    勸使一日臨郊坰,曰爾父老爾勿寧。
    勅書勸論因人情,要使秋稼如云平。
    饋勻飲食煩廚兵,爾醉且飽其力耕。

    * 關于聽者的詩詞 描寫聽者的詩詞 帶有聽者的詩詞 包含聽者的古詩詞(97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