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聽者的詩詞(975首)
721
《六得吟》 宋·邵雍
眼能識得,耳能聽得,口能道得,手能做得,身能行得,心能放得。
六者盡能,與天同德。
飲食起居,出處語默。
不止省心,又更省力。
722
《詩書吟》 宋·邵雍
畫筆善狀物,長于運丹青。
丹青人巧思,萬物無遁形。
詩畫善狀物,長于運丹誠。
丹誠入秀句,萬物無遁情。
723
《壽安縣晚望》 宋·邵雍
休嘆浮生榮與辱,且聽終日水潺潺。
遙穿暝靄孤鴻去,橫截野煙雙鷺還。
佳樹排青巖下圃,好峰環翠縣前山。
報言名利差輕者,少輟光陰到此間。
726
《竹枝歌》 宋·蘇轍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聞竹枝皆楚語。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風露。
扁舟日落駐平沙,茅屋竹籬三四家。
727
《和子瞻和陶淵明雜詩十一首》 宋·蘇轍
大道與眾往,疾驅祗自塵。
徐行聽所之,何者非吾身。
卻過白鶴峰,雞犬來相親。
筑室依果樹,有無通四鄰。
安眠豈有足,良夜惟恐晨。
晨朝亦何事,倦對往來人。
730
《歙縣歲寒堂》 宋·蘇轍
檻外甘棠錦繡屏,長松何者擅亭名。
浮花過眼無多日,勁節凌寒盡此生。
暗長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氣尤清。
長官不用求琴譜,但聽風吹作弄聲。
731
《歙縣歲寒堂》 宋·蘇轍
檻外甘堂錦繡屏,長松何者擅亭名。
浮花過眼無多日,勁節凌寒盡此生。
暗長茯苓根自大,旋收金粉氣尤清。
長官不用求琴譜,但聽風吹作弄聲。
732
《和子瞻讀道藏》 宋·蘇轍
道書世多有,吾讀老與莊。
老莊已云多,何況其駢傍。
所讀嗟甚少,所得半已強。
有言至無言,既得旋自忘。
733
《次韻子瞻山村五絕》 宋·蘇轍
山行喜遇酒旗斜,無限桃花續杏花。
與世噶真避世,將家漂蕩似無家。
塍間白水細無聲,日暖泥融草不生。
似恐田家忘帝力,多差使者出催耕。
738
《逍遙堂會宿二首〈并引〉》 宋·蘇轍
轍幼従子瞻讀書,未嘗一日相舍。
既壯,將游宦四方,讀韋蘇州詩,至“安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惻然感之,乃相約早退為閑居之樂。
故子瞻始為鳳翔幕府,留詩為別曰:“夜雨何時聽蕭瑟。
”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復移守膠西,而轍滯留于淮陽、濟南,不見者七年。
739
《伐雙谷》 宋·蘇轍
芳蘭非不嘉,當門自宜鋤。
矧此惡木陰,久妨長者車。
仆夫礪尋斧,告我日方除。
久持不忍意,柯條益扶疏。
740
《還潁川》 宋·蘇轍
昔賢仕不遇,避世游金馬。
嗟我獨何為,不容在田野。
欹區寄汝南,落泊反長社。
東西俱畏人,何適可安者。
* 關于聽者的詩詞 描寫聽者的詩詞 帶有聽者的詩詞 包含聽者的古詩詞(9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