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聽秋聲的詩詞(909首)
741
《木蘭花慢 和馬昂夫》 元·張雨
想桐君山水,正睡雨,聽淋浪。
記短棹曾經,煙村晚渡,石磴飛梁。
無端故人書尺,便夢中、顛倒我衣裳。
此去釣臺多少,小山叢桂秋香。
743
《詩一首》 宋·高荷
浪頭送過皇天蕩,夕陽引到烏衣巷。
惡風退作六鷁飛,清秋不成一鶚上。
故人情親在千里,萬金不如一番紙。
望斷云邊鴻影稀,似聽枝間鵲聲喜。
744
《登越王臺》 宋·呂定
海上荒臺草樹平,登臨不盡古人情。
白云萬里懷親舍,紅日中天望帝京。
百粵山咱秋歷落,山城樓閣晚崢嶸。
醉來徙倚欄干曲。
聽徹西風畫角聲。
745
《聞笛歌送人之塞上》 明·王恭
橫笛對離亭,扁舟越江口。
月下何人最斷腸,天涯怨別吹《楊柳》。
《楊柳》繁音愁復愁,梧桐蕭瑟江楓秋。
長林半夜葉皆脫,積水三江云不流。
746
《松風亭》 宋·曹翊
亭前山影漾江流,亭外云霞礙舉頭。
俯石下聽松上籟,隔鄉遙認水邊舟。
四檐寒送沙汀雨,一徑煙籠寺秋竹。
此曲此聲應未變,抱琴期與故人游。
747
《二月晦游東屯拜少陵像》 宋·陳邕
飛飛鳴梟啄金屋,孔雀飲泉牛抵觸。
杜鵑喜免百巢嗔,鷦鷯強息一枝足。
燭天光焰幾許長,日眩東極升朝陽。
世人謾作詩老看,肩拍呂葛心羲皇。
748
《壽鄉守張秘閣》 宋·方大琮
秋氣高寒公始生,稟姿多得圣之清。
官箴未許冰為潔,心事真堪月比明。
久合紫囊還于世,卻令皂蓋歷三城。
憑誰盡紀前張政,只聽村謠里唱聲。
749
《蛩》 宋·耕吳
九夏蜩螗不可聽,秋風才動便無聲。
一襟月露丘園里,卻勝趨炎作隊鳴。
751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752
《環珠洞》 宋·呂愿中
朝野樂升平,園林窮勝討。
快雨洗塵埃,秋山凈如埽。
游魚聚江灣,饑烏集木杪。
群芳郁崢嶸,一水翠繚繞。
754
《游龍瑞觀》 宋·楊侃
泛舟秋水一湖平,入觀松風數里清。
丹井有泉仙跡在,玉書藏穴禹功成。
步虛夜月千峰靜,投簡春霖萬壑盈。
述記賀知章手筆,題詩元相國聲名。
755
《答王越州蓬萊閣》 宋·張伯玉
書報蓬萊高閣成,越山增翠越波明。
云收海上天地靜,人在月中金翠橫。
游女弄芳珠作佩,仙人度曲玉為笙。
會須長揖浮丘伯,醉聽銀河秋浪聲。
756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757
《宮詞》 明·朱權
忽聞天外玉簫聲,花下聽來獨自行。
三十六宮秋一色,不知何處月偏明。
759
《下城高庵》 明·唵囕香公
花發秋無數,空香雪滿庭。
溪回雙股碧,峰斷兩眉青。
禪影林俱寂,經聲鳥自聽。
巖云吹欲墮,千仞立孤亭。
760
《臨云嘆》 明·葛高行文
臨高云而三嘆兮,撫簡冊以致思。
步花陰而四顧兮,內傷悲而移時。
睹扶光之如箭兮,哀歲月其難追。
仰浮云之飄飄兮,志凜然而與世披。
* 關于聽秋聲的詩詞 描寫聽秋聲的詩詞 帶有聽秋聲的詩詞 包含聽秋聲的古詩詞(9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