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聽琴的詩詞(152首)

    81 《聽彈古淥水(琴曲名)》 唐·白居易

    聞君古淥水,使我心和平。
    欲識慢流意,為聽疏泛聲。
    西窗竹陰下,竟日有馀清。

    82 《聽岳州徐員外彈琴》 唐·張祜

    玉律潛符一古琴,哲人心見圣人心。
    盡日南風似遺意,九疑猿鳥滿山吟。

    83 《聽蜀道士琴歌》 唐·李宣古

    至道不可見,正聲難得聞。
    忽逢羽客抱綠綺,西別峨嵋峰頂云。
    初排□面躡輕響,似擲細珠鳴玉上。

    寫景遺憾感嘆

    84 《涇州聽張處士彈琴》 唐·項斯

    邊州獨夜正思鄉,君又彈琴在客堂。
    仿佛不離燈影外,似聞流水到瀟湘。

    85 《秋夜聽任郎中琴》 唐·薛能

    十指宮商膝上秋,七條絲動雨修修。
    空堂半夜孤燈冷,彈著鄉心欲白頭。

    86 《聽劉尊師彈琴》 唐·曹鄴

    曾于清海獨聞蟬,又向空庭夜聽泉。
    不似齋堂人靜處,秋聲長在七條弦。

    87 《聽段處士彈琴》 唐·方干

    幾年調弄七條絲,元化分功十指知。
    泉迸幽音離石底,松含細韻在霜枝。
    窗中顧兔初圓夜,竹上寒蟬盡散時。
    唯有此時心更靜,聲聲可作后人師。

    贈別友人贊頌

    88 《秋日聽僧彈琴》 唐·吳仁璧

    金徽玉軫韻泠然,言下浮生指下泉。
    恰稱秋風西北起,一時吹入碧湘煙。

    89 《聽趙秀才彈琴》 唐·韋莊

    滿匣冰泉咽又鳴,玉音閑澹入神清。
    巫山夜雨弦中起,湘水清波指下生。
    蜂簇野花吟細韻,蟬移高柳迸殘聲。
    不須更奏幽蘭曲,卓氏門前月正明。

    90 《聽鄭羽人彈琴》 唐·李中

    仙鄉景已清,仙子啟琴聲。
    秋月空山寂,淳風一夜生。
    莎間蟲罷響,松頂鶴初驚。
    因感浮華世,誰憐太古情。

    91 《見美人聞琴不聽》 唐·李播

    洛浦風流雪,陽臺朝暮云。
    聞琴不肯聽,似妒卓文君。

    92 《見美人聞琴不聽》 唐·李播

    洛浦風流雪,陽臺朝暮云。
    聞琴不肯聽,似妒卓文君。

    哀怨命運

    93 《從蕭叔子聽彈琴,賦得三峽流泉歌》 唐·李冶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泉常自聞。
    玉琴彈出轉寥夐,直是當時夢里聽。
    三峽迢迢幾千里,一時流入幽閨里。

    94 《聽僧彈琴》 唐·貫休

    家近吳王古戰城,海風終日打墻聲。
    今朝鄉思渾堆積,琴上聞師大蟹行。

    95 《秋夜聽業上人彈琴》 唐·齊己

    萬物都寂寂,堪聞彈正聲。
    人心盡如此,天下自和平。
    湘水瀉秋碧,古風吹太清。
    往年廬岳奏,今夕更分明。

    抒情

    96 《聽李尊師彈琴》 唐·齊己

    仙子弄瑤琴,仙山松月深。
    此聲含太古,誰聽到無心。
    灑石霜千片,噴崖泉萬尋。
    何人傳指法,攜向海中岑。

    97 《聽軒轅先生琴》 唐·虛中

    訣妙與功精,通宵膝上橫。
    一堂風冷淡,千古意分明。
    坐客神魂凝,巢禽耳目傾。
    酷哉商紂世,曾不遇先生。

    98 《聽尹煉師彈琴》 唐·吳筠

    至樂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鄭聲久亂雅,此道稀能尊。
    吾見尹仙翁,伯牙今復存。
    眾人乘其流,夫子達其源。
    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濤奔。
    都忘邇城闕,但覺清心魂。
    代乏識微者,幽音誰與論。

    99 《夜聽李山人彈琴》 唐·司馬扎

    瑤琴夜久弦秋清,楚客一奏湘煙生。
    曲中聲盡意不盡,月照竹軒紅葉明。

    100 《南鄉子(送客過余溪,聽天隱二玉鼓胡琴·般涉調)》 宋·張先

    相并細腰身。
    時樣宮妝一樣新。
    曲項胡琴魚尾撥,離人。
    入寒弦聲水上聞。
    天碧染衣巾。
    血色輕羅碎摺裙。
    百卉已隨霜女妒,東君。
    暗折雙花借小春。

    辭賦精選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寫景飲酒感嘆哲理

    * 關于聽琴的詩詞 描寫聽琴的詩詞 帶有聽琴的詩詞 包含聽琴的古詩詞(15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