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聽松聲的詩詞(389首)

    121 《句》 宋·釋居昱

    松聲和雨聽,山色帶云看。

    122 《煉丹臺》 宋·吳通

    我尋陶隱居,山中多古跡。
    青障撫清泉,白云抱蒼壁。
    入經碎玉橋,便是幽人宅。
    仙人昔煉丹,嶙嶒一卷石。

    123 《過獅林精舍》 明·陳則

    清境超塵格,松龕映竹開。
    魚驚幡影散,鳥聽缽聲來。
    梵像敷蓮座,禪宗問木杯。
    山僧不慮世,白發也毰毸。

    124 《次韻答繆架閣兼柬陳元善都事》 明·蒲庵禪師

    書劍東游客四明,風流從事最多情。
    酒香邀共山公醉,詩好吟如水部清。
    洗馬柳陰潮欲白,呼鷹原上雨初晴。
    龍門定有重來約,掃月青松聽瀑聲。

    125 《湖光山色樓(吳興趙奕仲光篆顏)》 明·熊夢祥

    移舟界溪上,忽見海虞山。
    山接空青外,湖當慘淡間。
    松聲聽欲近,帆影坐看還。
    何處西風起,漁歌下別灣。

    126 《絕句》 明·祝允明

    忽見銀河水倒傾,森森毛發不勝清。
    悟來只在空山頂,臥聽松風夾雨聲。

    127 《秋日遣懷》 宋·陸游

    今年秋氣早,風露應時令;晨起換熟衣,殘暑已退聽。
    松聲滿庭戶,蕭然失衰病。
    人眾何足言,天固不可勝。

    128 《宿上清宮》 宋·陸游

    永夜寥寥憩上清,下聽萬壑度松聲。
    星辰頓覺去人近,風雨何曾敗月明。
    早歲文辭妨至道,中年憂患博虛名。
    一庵儻許西峰住,常就巢僊問養生。

    129 《故山葛仙翁丹井有偃松覆其上夭矯可愛寄題》 宋·陸游

    葛翁煉丹一千年,翁去丹飛余此泉;炯如古鏡不拂拭,俯聽缺甃時鏘然。
    老龍受命護泉臥,蜿蜒直恐從天墮;人言神物老愈靈,夜半聲酣風雨過。
    放翁還山亦何有,閉門吟嘯龍為友。
    客來相對聊曲肱,但酌此泉勝酌酒。

    130 《醉眠夜聞霜風甚緊,起坐達旦二首》 宋·楊萬里

    玉酒醺人底昜醒,月底梅影恰三更。
    只嫌老眼清無睡,不道松聲聽到明。

    131 《次韻子瞻武昌西山》 宋·黃庭堅

    漫郎江南酒隱處,古木參天應手栽。
    石坳為尊酌花鳥,自許作鼎調鹽梅。
    平生四海蘇太史,酒澆不下胸崔嵬。
    黃州副使坐閑散,諫疏無路通銀臺。

    132 《和刁太博新墅十題其五松阜》 宋·梅堯臣

    勾引風聲已可聽,高陰仍更接崗形。
    知君久欲平心氣,早晚根傍長茯苓。

    133 《臨溪寺二首》 宋·劉克莊

    一徑松花飐紫苔,東風落盡佛前梅。
    道人深掩禪關坐,莫聽鶯聲出定來。

    134 《千山觀》 宋·劉克莊

    西巘林巒擅一城,渺然飛觀入青冥。
    于湖數字題華棟,陽朔千山獻畫屏。
    境勝小詩難寫盡,天寒薄酒易吹醒。
    獨游不恨無人語,滿壑松聲可細聽。

    135 《臺中聽雪》 宋·洪咨夔

    淅瀝松廳夜,空山一樣聲。
    冰霜元自勁,水月更添清。
    衾薄難留夢,窗虛易得明。
    庭烏催奏墨,未曉已先鳴。

    136 《書懷二首》 宋·白玉蟾

    山色未教晴日染,松聲時聽晚風梳。
    韶光九十去無幾,春雨春煙鎖翠蕪。

    137 《周五聲調曲 羽調曲 二》 南北朝·庾信

    運平后親之俗。
    時亂先疎之雄。
    踰桂林而驅象。
    濟弱水而承鴻。

    138 《西湖納涼》 宋·曾鞏

    問吾何處避炎蒸,十頃西湖照眼明。
    魚戲一篙新浪滿,鳥啼千步綠陰成。
    虹腰隱隱松橋出,鹢首峨峨畫舫行。
    最喜晚涼風月好,紫荷香里聽泉聲。

    139 《夜賦》 宋·趙蕃

    雨挾松聲落枕邊,道人巾屨極蕭然。
    忽思舊宿廬山寺,曾聽懸崖瀑布泉。

    140 《歸來》 宋·徐照

    歸來長獨坐,誰更伴吾行。
    不念為生拙,偏思得句清。
    園晴秋菜少,井涸夜泉生。
    愛聽燈前雨,松聲相雜鳴。

    * 關于聽松聲的詩詞 描寫聽松聲的詩詞 帶有聽松聲的詩詞 包含聽松聲的古詩詞(38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