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聽到的詩詞(1244首)

    21 《同清江師月夜聽堅正二上人為懷州轉法華經歌》 唐·朱灣

    若耶谿畔云門僧,夜閑燕坐聽真乘。
    蓮花秘偈藥草喻,二師身住口不住。
    鑿井求泉會到源,閉門避火終迷路。

    22 《聽李憑彈箜篌二首》 唐·楊巨源

    聽奏繁弦玉殿清,風傳曲度禁林明。
    君王聽樂梨園暖,翻到云門第幾聲。
    花咽嬌鶯玉漱泉,名高半在御筵前。
    漢王欲助人間樂,從遣新聲墜九天。

    23 《聽夜泉》 唐·張籍

    細泉深處落,夜久漸聞聲。
    獨起出門聽,欲尋當澗行。
    還疑隔林遠,復畏有風生。
    月下長來此,無人亦到明。

    24 《聽庾及之彈烏夜啼引》 唐·元稹

    君彈烏夜啼,我傳樂府解古題。
    良人在獄妻在閨,官家欲赦烏報妻。
    烏前再拜淚如雨,烏作哀聲妻暗語。

    25 《聽夜箏有感》 唐·白居易

    江州去日聽箏夜,白發新生不愿聞。
    如今格是頭成雪,彈到天明亦任君。

    26 《醉后聽唱桂華曲》 唐·白居易

    桂華詞意苦丁寧,唱到常娥醉便醒。
    此是人間腸斷曲,莫教不得意人聽。

    27 《聽歌六絕句·聽都子歌》 唐·白居易

    都子新歌有性靈,一聲格轉已堪聽。
    更聽唱到嫦娥字,猶有樊家舊典刑。

    28 《席上聽琴》 唐·殷堯藩

    高堂流月明,萬籟不到耳。
    一聽清心魂,飛絮春紛起。

    29 《聽簡上人吹蘆管三首》 唐·張祜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游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吹到耳邊聲盡處,一條絲斷碧云心。
    月落江城樹繞鴉,一聲蘆管是天涯。
    分明西國人來說,赤佛堂西是漢家。

    30 《聽王氏話歸州昭君廟》 唐·李遠

    獻之閑坐說歸州,曾到昭君廟里游。
    自古行人多怨恨,至今鄉土盡風流。
    泉如珠淚侵階滴,花似紅妝滿岸愁。
    河畔猶殘翠眉樣,有時新月傍簾鉤。

    女子故事

    31 《聽夜泉》 唐·劉得仁

    靜里層層石,潺湲到鶴林。
    流回出幾洞,源遠歷千岑。
    寒助空山月,清兼此夜心。
    幽人聽達曙,相和蘚床吟。

    32 《酬從叔聽夜泉見寄》 唐·項斯

    夢罷更開戶,寒泉聲隔云。
    共誰尋最遠,獨自坐偏聞。
    巖際和風滴,溪中泛月分。
    豈知當此夜,流念到江濆。

    33 《涇州聽張處士彈琴》 唐·項斯

    邊州獨夜正思鄉,君又彈琴在客堂。
    仿佛不離燈影外,似聞流水到瀟湘。

    34 《和修睦上人聽猿》 唐·李咸用

    禪客聞猶苦,是聲應是啼。
    自然無穩夢,何必到巴溪。
    疏雨灑不歇,回風吹暫低。
    此宵秋欲半,山在二林西。

    35 《夜聽步虛》 唐·方干

    寂寂永宮里,天師朝禮聲。
    步虛聞一曲,渾欲到三清。
    瑞草秋風起,仙階夜月明。
    多年遠塵意,此地欲鋪平。

    36 《西川座上聽金五云唱歌》 唐·陳陶

    蜀王殿上華筵開,五云歌從天上來。
    滿堂羅綺悄無語,喉音止駐云裴回。
    管弦金石還依轉,不隨歌出靈和殿。

    37 《度自到洛中與樂天為文酒之會時時構詠樂不可…因為聯句》 唐·裴度

    成周文酒會,吾友勝鄒枚。
    唯憶劉夫子,而今又到來。
    ——裴度
    欲迎先倒屣,亦坐便傾杯。

    重陽節友情感嘆

    38 《聽寒更寄朱兵曹巨川》 唐·皎然

    欹枕聽寒更,寒更發還住。
    一夜千萬聲,幾聲到君處。

    39 《聽泉》 唐·齊己

    落石幾萬仞,冷聲飄遠空。
    高秋初雨后,半夜亂山中。
    只有照壁月,更無吹葉風。
    幾曾廬岳聽,到曉與僧同。

    40 《隔簾聽(林鐘商)》 宋·柳永

    咫尺鳳衾鴛帳,欲去無因到。
    蝦須窣地重門悄。
    認繡履頻移,洞房杳杳。
    強語笑。

    * 關于聽到的詩詞 描寫聽到的詩詞 帶有聽到的詩詞 包含聽到的古詩詞(12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