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聽信的詩詞(712首)
382
《北山道中》 宋·方鳳
拂衣去城市,信步踏晴泥。
草意春風蚤,松陰野日西。
語長忘路遠,行近覺山低。
更欲遲來此,穿林聽鳥啼。
385
《劉伶巷》 宋·陳煒
有酒宜成頌,知君恥獨醒。
回車經巷口,荷鍤信丘冥。
死豈人埋得,言獨婦可聽。
閉關當日飲,想象只忘形。
386
《益州州學對訓堂》 宋·何郯
益為蕃捍西南隅,物眾地大稱名都。
擇守來頒茲土政,治人頗與他邦殊。
蹉跌一有戾條教,便宜皆得行黥誅。
群奸帖息不敢動,無復弄兵覬穿窬。
387
《挽胡季昭二首》 宋·李伯圭
危言不畏觸干戈,瘴雨蠻煙換玉珂。
今古廬陵兩胡老,是非儋耳一東坡。
拳拳搞志甘三已,惻惻招魂聽九歌。
信得平生稽古力,初心不為履朝靴。
388
《已巳七月游陽華》 宋·李長庚
遙指斷崖如削瓜,碧云一朵是陽華。
莫言空洞中無物,須信嶄巉不可家。
已聽泉聲響環佩,更看山色媚煙霞。
一邱一壑平生事,不覺歸鞍帶暝鴉。
389
《題清芬閣二首》 宋·李洸
詩亡向千載,禮義誰維持。
唐人得名者,沈宋稱綺詞。
卓哉先生才,邈視數子皋。
抗懷信高潔,出事皆清奇。
392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393
《到夔州》 宋·冉居常
縹緲飛樓壓舊城,年年來聽峽猿吟。
衣裳慣見秋風冷,夢寐常愁塞日陰。
霜露園林千古事,波濤鷗鷺一生心。
只應庾信頻飄泊,正坐江關緣分深。
394
《明堂慶成五首》 宋·任希夷
紫宸朝罷御端門,天宇澄清景氣溫。
丹鳳樓中黃繖立,金雞竿上彩旗翻。
萬人聳聽風雷號,四海均沾雨露恩。
須信卑宮勤肆祀,君王本意在元元。
395
《哀三城》 宋·釋居簡
歲逢虎牛禍折萌,蕩蕩蜀道猶可評。
嗾奸反正善其計,振槁拉枯徒勻勸。
初雖覆杯可撲減,終焉決海難為平。
智人三尺眼前暗,明玉一玷磨弗晶。
398
《題清芬閣二首》 宋·陶遷
平生無夢到班行,留得清名與世長。
此老風流勝此謝,諸郎佳句似池塘。
掛云出屋須臨賦,卓筆名題信似狂。
小泊便思安石渚,他年容我聽鳴鴹。
* 關于聽信的詩詞 描寫聽信的詩詞 帶有聽信的詩詞 包含聽信的古詩詞(71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