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聽鄉的詩詞(673首)
361
《天津橋》 宋·石逢龍
下馬過天津,聽傳禁漏頻。
惟憐一橋月,曾照六朝人。
金制剝門字,紅飛粉壁塵。
中官來宿內,因問帝鄉親。
362
《哀三城》 宋·釋居簡
歲逢虎牛禍折萌,蕩蕩蜀道猶可評。
嗾奸反正善其計,振槁拉枯徒勻勸。
初雖覆杯可撲減,終焉決海難為平。
智人三尺眼前暗,明玉一玷磨弗晶。
367
《義役》 宋·汪師旦
管窺當世務,如見肺與肝。
惟有差役法,立判最為難。
姑以一鄉論,利病胡可殫。
地里有寬狹,戶籍有耗繁。
368
《橫秋閣》 宋·王駜
地僻無車馬,新涼入醉鄉。
柳煙顰夕渚,蓮露泣秋塘。
懶聽能啼雁,閒披古錦囊。
物華隨處好,何必在瀟湘。
371
《天津橋》 宋·翁逢龍
下馬過天津,聽傳禁漏頻。
惟憐一橋月,曾照六朝人。
金剝宮門安,紅飛粉壁塵。
中官來宿內,因問帝鄉親。
372
《上馬》 宋·翁逢龍
因行作游計,上馬未須忙。
舊路往來熟,新秋早晚涼。
看圖尋古跡,聽語認同鄉。
一帶陂塘近,西風菱藕香。
373
《寄懷里中諸社友》 宋·徐集孫
自笑初無作吏能,卻因作吏遠詩朋。
與君交訊欠逢雁,知我懷人獨是僧。
客枕夢殘聽夜雨,鄉心愁絕對秋燈。
何時歲老梅花下,石鼎分茶共煮冰。
374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375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377
《砧》 宋·趙崇森
誰家夜月響秋砧,一段清愁不自禁。
況是客中欹枕聽,聲聲搗碎故鄉心。
378
《勸孝》 宋·趙與泌
三復蓼莪思二親,親恩天地無比倫。
生我鞠我長育我,出入腹我何艱辛。
為人這子欲報德,吳天于我心罔極。
順承猶恐莫酬恩,況敢忘恩為悖逆。
380
《書事》 宋·周緒
北客樂馳驅,髀肉渾不生。
輕風入馬蹄,一瞬萬里平。
朝發長安都,暮抵受降城。
陰山聞鬼哭,征人晝夜行。
* 關于聽鄉的詩詞 描寫聽鄉的詩詞 帶有聽鄉的詩詞 包含聽鄉的古詩詞(6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