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含風露的詩詞(447首)

    101 《比紅兒詩》 唐·羅虬

    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斷百花鮮。
    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
    金谷園中花正繁,墜樓從道感深恩。
    齊奴卻是來東市,不為紅兒死更冤。

    102 《文賦》 魏晉·陸機

    余每觀才士之所作,竊有以得其用心。
    夫放言譴辭,良多變矣,妍蚩好惡,可得而言。
    每自屬文,尤見其情。
    恒患意不稱物,文不逮意。

    秋天寫景詠物菊花

    103 《陌上花三首》 宋·蘇軾

    游九仙山,聞里中兒歌陌上花,父老云,吳越王妃每歲春必歸臨安,王以書遺妃曰:“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吳人用其語為歌,含思宛轉,聽之凄然。
    而其詞鄙野,為易之云。
    陌上花開蝴蝶飛,江山猶是昔人非。

    懷古詠史

    104 《別賦》 南北朝·江淹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復燕宋兮千里。
    或春苔兮始生,乍秋風兮暫起。
    是以行子腸斷,百感凄惻。
    風蕭蕭而異響,云漫漫而奇色。

    辭賦精選離別

    105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106 《長相思三首》 唐·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嘆。
    美人如花隔云端。

    寫人思念

    107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 唐·陳子昂

    東方公足下:文章道弊五百年矣。
    漢魏風骨,晉宋莫傳,然而文獻有可征者。
    仆嘗暇時觀齊、梁間詩,彩麗競繁,而興寄都絕,每以永嘆。
    思古人,常恐逶迤頹靡,風雅不作,以耿耿也。

    詠物竹子抒懷

    108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109 《洛神賦》 魏晉·曹植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 ,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辭賦精選寫人愛情神話

    110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111 《酬殷明佐見贈五云裘歌》 唐·李白

    我吟謝脁詩上語,朔風颯颯吹飛雨。
    謝脁已沒青山空,后來繼之有殷公。
    粉圖珍裘五云色,曄如晴天散彩虹。
    文章彪炳光陸離,應是素娥玉女之所為。

    贈答友誼想象

    112 《北征》 唐·杜甫

    北歸至鳳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
    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

    敘事長詩戰爭憂國憂民愛國

    113 《牡丹芳》 唐·白居易

    牡丹芳,牡丹芳,黃金蕊綻紅玉房。
    千片赤英霞爛爛,百枝絳點燈煌煌。
    照地初開錦繡段,當風不結蘭麝囊。
    仙人琪樹白無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樂府詠物牡丹

    114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115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116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117 《游泰山六首》 唐·李白

    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山四月上泰山,石平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泰山組詩

    118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119 《恨賦》 南北朝·江淹

    試望平原,蔓草縈骨,拱木斂魂。
    人生到此,天道寧論?于是仆本恨人,心驚不已。
    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劍,諸侯西馳。

    哀傷幽怨遺恨

    120 《落花篇》 明·林應亮

    東鄰昨夜飛紅雨,落花如霰隨風舉。
    千叢綴綺謝繁枝,九陌垂青隱芳樹。
    憶昨芳妍乍放時,含娟凝艷騁容姿。
    盈盈絳幘承曦暖,燁燁瑤英泛露滋。

    * 關于含風露的詩詞 描寫含風露的詩詞 帶有含風露的詩詞 包含含風露的古詩詞(44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