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含語的詩詞(476首)

    301 《贈錢季梁進士省覲歸壽其太夫人八十》 明·楊承鯤

    高皇手提三尺劍,坐麾四海如委翎。
    凌煙功成賜鐵券,詔謂宇內求真形。
    錢王古鐵漁人得,紫繡遍蝕波濤腥。
    熟看帶礪隱玄玉,金書細鏤魚龍青。

    302 《送妹瓊章于歸》 明·葉紈紈

    晝堂紅燭影搖光,簫鼓聲繁繞玳梁。
    頻傳簾外催妝急,無語相看各斷腸。
    鸞臺寶鏡生離色,鴛帶羅衣惜別長。
    香靄屏帷凝彩扇,風輕簾幕拂新妝。

    303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304 《龍池春游曲》 明·張含

    紅心草茁紅桃開,龍池淼淼春水來。
    春鳥啼不歇,春燕語更切。
    少婦踏春游,傷春無限愁。
    紅蕖蹀躞曳羅襪,羅襪塵生暗香發。
    密意難傳陌上郎,含羞折花空斷腸,跢佇路側盼斜陽。

    305 《癸亥元日》 明·張宇初

    初陽改歲運,積雨晨將疏。
    微和兆春育,云物薄向舒。
    清瀨散幽汀,佳禽語荊蕪。
    飄梅藉苔徑,叢竹橫交疏。

    306 《西湖即事二首》 明·張元凱

    十里長堤柳色新,六橋凝碧水潾潾。
    桃花似妒青樓女,楊柳如思白舍人。
    鶯語風前猶自澀,山容雨后尚含顰。
    武陵舊日通來往,不向漁郎數問津。
    ¤

    307 《早發湘潭》 明·章美中

    凌晨陟平麓,野色眷行旅。
    娟娟千林花,猶含夜來雨。
    山深云不流,春去禽自語。
    景物各有適,吾道豈踽踽。

    308 《南津公館》 明·趙貞吉

    南津嘔啞聞秋語,濕籜黃蕉掩幽處。
    關門夜開稻花香,瀾河曉洗流云杼。
    蘆笙含風滿簟花,出門葭菼川麻麻。
    嬌猩葉舞一蝶墮,似惜清翹浣花餓。

    309 《題陽關送別圖》 明·鄭嘉

    漠漠楊柳花,青青楊柳樹。
    帶花折長條,將送行人去。
    灞陵勿淹留,明日發沙洲。
    沙洲連塞路,望望使人愁。

    310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311 《漁陽老婦歌》 明·周忱

    漁陽老婦白發多,去年歸自斡難河。
    自言本是田家女,少小姿容眾推許。
    父母求婚來大都,朱門許嫁不須臾。
    良人系出蒙古部,阿翁仕元作樞副。

    312 《木介行》 明·朱長春

    空溪淅淅復淅淅,一夜風響如霹靂。
    云紛天晦急雪來,半是虛花半成汁。
    初時點戶濕有聲,瑟如簾下擊秦箏。
    須臾上下雨且凍,滿地蹴裂黃河冰。

    313 《陽春曲》 明·朱高熾

    遲遲麗日照春空,陣陣芳塵花信風。
    依依弱柳含嬌翠,爛爛夭桃埋淺紅。
    黃鶯飛上花間語,似勸游人邀酒侶。
    醉燒銀燭作夜游,瞬息桃花落紅雨。

    314 《古風其二十》 唐·李白

    昔我游齊都。
    登華不注峰。
    茲山何峻秀。
    綠翠如芙蓉。

    315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316 《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二首》 宋·蘇軾

    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
    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
    邊鸞雀寫生,趙昌花傳神。

    317 《和子由論書》 宋·蘇軾

    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
    茍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
    貌妍容有顰,璧美何妨橢。
    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

    318 《劉壯輿長官是是堂》 宋·蘇軾

    閑燕言仁義,是非安可無。
    非非義之屬,是是仁之徒。
    非非近乎訕,是是近乎諛。
    當為感麟翁,善惡分錙銖。

    319 《再游徑山》 宋·蘇軾

    老人登山汗如濯,到山困臥呼不覺。
    覺來五鼓日三竿,始信孤云天一握。
    (古語云:孤云兩角,去天一握。
    )平生未省出艱險,兩足慣曾行犖確。

    320 《贈詩僧道通》 宋·蘇軾

    雄豪而妙苦而腴,只有琴聰與蜜殊。
    ?錢塘僧思聰總角善琴,后舍琴而學詩,復棄詩而學道,其詩似皎然而加雄放。
    安州僧仲殊詩敏捷立成,而工妙絕人遠甚。
    殊辟谷,常啖蜜。

    * 關于含語的詩詞 描寫含語的詩詞 帶有含語的詩詞 包含含語的古詩詞(4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