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含筆的詩詞(207首)

    101 《泛照湖游天章二首》 宋·吳奎

    愁霖不肯已,陰結彌二旬。
    吾游欲及時,秉燭出城門。
    泛泛一畫舫,密坐環親賓。
    爽氣忽侵袂,重云稍逡巡。

    102 《識時梅歌》 宋·謝琎

    寇至人遠避,寇退人復歸。
    歸來尋舊址,草蕪迷荒基。
    哀哉住傍梅,清夢常相依。
    可憐歲寒心,能識存亡機。

    103 《挽崔舍人》 宋·趙彥中

    直上青霄早,秋翎插健雕。
    心源九云夢,筆陣幾嫖姚。
    視草含英鳳,封章落貴貂。
    身前藏陵稿,及謁漢皇朝。

    104 《春日述懷寄湯義仍四十韻》 明·鄧渼

    漢域春陰盡,蒼山旅病淹。
    梯航三面入,風壤百夷兼。
    五尺秦通道,單車即瘴炎。
    投荒虛繡斧,覽勝引彤幨。

    105 《題華亭朱孟辯篆冢詩卷》 明·董佐才

    古初無毫楮,羲畫何繇傳?孰知文字理,已具《河圖》前

    神農洎蒼頡,俯仰極人天。
    穗書與鳥書,創制分后先。

    106 《同劉問之啟明弟郁儀元長德操渫之侄轂兩兒伯》 明·多炡

    二月郊原草樹平,水邊重賦麗人行。
    逃禪有地詩稱社,負郭無田筆代耕。
    波暖鏡花含笑態,林喧簧鳥竊脂聲。
    相逢園客忘機事,轉洽年來抱甕情。

    107 《紫陌行》 明·韓上桂

    圣朝明日麗中天,漢代祥云接御煙。
    百二關河開錦繡,三千龍虎護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孌,洛渭風塵同眷戀。
    但學吹簫駕碧空,豈惜鳴鑾買歌扇。

    108 《送張企翱之廣東提學》 明·陸容

    天語遙將度嶺南,一方師表羨君堪。
    潛回風俗觀新政,樂育英才副昔談。
    愛護襟期同鄭老,能詩標格近羅含。
    少年科第曾誰負,大好文章每自慚。

    109 《聞吳繼新寫正覽畢作詩迎之》 明·唐仲實

    吳郎久不見,悵望隔江村。
    辛苦頭將白,編摩眼易昏。
    蕉心含雨潤,柿葉纈霜繁。
    智永瞠諸后,羲之本一門。

    110 《夏日睡起》 明·文徵明

    綠陰如水夏堂涼,翠簟含風午夢長。
    老去自于閑有得,困來每與客相忘。
    松窗試筆端溪滑,石鼎烹云顧渚香。
    一鳥不鳴心境寂,此身真不愧羲皇。

    111 《贈錢季梁進士省覲歸壽其太夫人八十》 明·楊承鯤

    高皇手提三尺劍,坐麾四海如委翎。
    凌煙功成賜鐵券,詔謂宇內求真形。
    錢王古鐵漁人得,紫繡遍蝕波濤腥。
    熟看帶礪隱玄玉,金書細鏤魚龍青。

    112 《送給事中姚山赴河南僉憲》 明·楊士奇

    觀風在激揚,今喜擢蘇章。
    袖有銀臺筆,衣含玉殿香。
    河流明憲節,嵩岳對公堂。
    想見澄清日,歌聲滿洛陽。

    113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114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115 《為張藻仲題高文璧畫抱琴圖》 明·邾經

    聽鶴亭前春澹沱,宿雨猶含百花妥。
    已愁三月酒船空,宣也抱琴能覓我。
    為言來自青衣洞,載得官醪滿書舸。
    青衣仙人期遠游,紫鸞將車尚虛左。

    116 《林園即事寄舍弟紞》 唐·王維

    寓目一蕭散。
    銷憂冀俄頃。
    青草肅澄陂(一作波)。
    白云移翠嶺。

    117 《和子由論書》 宋·蘇軾

    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
    茍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
    貌妍容有顰,璧美何妨橢。
    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

    118 《奉敕祭西太一和韓川韻四首》 宋·蘇軾

    圣主新除秘祝,侍臣來乞豐年。
    壽宮神君欲至,半夜靈風肅然。
    玉璽親題御筆,金童來侍天香。
    禮罷祝融參乘,前驅已過衡湘。

    119 《崔文學甲攜文見過蕭然有出塵之姿問之則孫介》 宋·蘇軾

    象服盛簪珥,豈是邢夫人。
    敝衣破冠履,可憐范叔貧。
    君看崔員外,晚就觀國賓。
    當年頗赫赫,翁媼爭為姻。

    120 《送表弟程六知楚州》 宋·蘇軾

    炯炯明珠照雙璧,當年三老蘇程石。
    里人下道避鳩杖,刺史迎門倒鳧舄。
    我時與子皆兒童,狂走従人覓梨栗。
    健如黃犢不可恃,隙過白駒那暇惜。

    * 關于含筆的詩詞 描寫含筆的詩詞 帶有含筆的詩詞 包含含筆的古詩詞(20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