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含真的詩詞(433首)
401
《達理歌》 宋·釋印肅
普庵識心達理,不是胡言亂語。
教化三千大千,個個透泥入水。
應無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時中凈念法身,何假燒錢化紙。
402
《活人歌》 宋·釋印肅
大圣靈驗普庵圓,廣施含靈遇有緣。
信心清凈通靈感,萬病俱銷釋業愆。
文殊體,用普賢,活人歌裹現金仙。
403
《大圓智鏡》 宋·釋印肅
普庵非相亦非名,達本忘情不見人。
孤月全收無意識,桂輪獨耀絕纖塵。
三祗一念湯消雪,萬行須臾火爍冰。
到此何勞聲色問,共君本自鏡圓明。
404
《洪鐘歌》 宋·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雖含響,擊即通,十方諸佛應聲中。
405
《摩尼歌》 宋·釋印肅
一顆摩尼非玉貝,不動隨機方便快。
無邊無表實先天,亙古迄今無覆蓋。
六和同,心不在,放蕩汪洋塵世外。
406
《萍鄉縣丞求頌》 宋·釋印肅
杜門終日不通書,得意忘言總不拘。
舉向世間人不會,妄談生死事區區。
信香不昧和光爇,禍福皆心豈有殊。
心本全真含萬有,只緣六處起諸愚。
407
《題寶塔》 宋·釋印肅
塔本無縫,真如不動。
說此經處,涌出虛空。
釋迦多寶,聽說如夢。
東西無二,見見不同。
409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藏身須要無蹤跡,碧眼胡僧難辨白。
沒蹤跡處莫藏身,門門廓達了諸塵。
獨來將謂無儔侶,鬧里忽然逢故人。
柳線含金猶畏冷,梅花破雪已成春。
阿儂千里通身是,善應無方處處真。
410
《化上人持缽乞頌》 宋·釋正覺
化事而今盡付君,歸來還我驗兒孫。
諸塵正受盛於缽,一句含胡覆卻盆。
別處見人知雪嶺,自家喫飯識云門。
底心肯負檀那力,開發真機報施恩。
411
《三寶贊其一·佛寶》 宋·釋重顯
甘蔗流苗應剎塵,覺場高發利生因。
紫金蓮捧千輪足,白玉毫飛萬德身。
孤立大方資定惠,等觀含類舍怨親。
挨星相好中天主,匝地名聞出世人。
412
《緣識》 宋·宋太宗
隨機發問絕親疏,法界明文本不殊。
厭苦群生含萬像,歸依大覺達三無。
蓮開湛寂真如境,屋里空勞總是虛。
緣起生中平等用,直須樂道善心居。
413
《緣識》 宋·宋太宗
自家未達莫來看,解者從生真是漢。
世涂煩惱一齊休,修取菩提心不亂。
大覺因明凡圣同,苦空圓滿光不散。
含識緣中曉了難,愛河須渡達彼岸。
414
《緣識》 宋·宋太宗
妙手彈琴無向束,知之修煉五音足。
先辨浮沈有指歸,弦頭制度相催促。
左手抑揚禁淫邪,右手徘徊堪瞻矚。
法於天,象於地,
415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窮真妙理訪仙鄉,云水青山地久長。
聞說洞中諸境異,誰知鼎內有非常。
遭逢只是因緣感,費力無成枉用忙。
瑞氣青天含象彩,十洲檔坐論陰陽。
416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含胎長養盡籠羅,豈離玄談道理么。
狐兔幾曾能乳馬,麥田斷定不生禾。
目前便是真佳境,汞內消停自合和。
認取門庭深見解,紅砂奇異涌恒河。
41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含元得一本真宗,誤者平論總是空。
萬象都來皆備數,千言譬諭了然通。
才高俊彥優堪賞,竊祿偷安有異同。
唯愿他心如似我,不教陷惡罪身中。
41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靈藥從來隱圣機,何人得達到玄微,真空入有皆知實,運化功能到者稀。
汞里金牙堪可重,爐中白雪共含輝。
勿令陰氣侵陽位,走作丹砂赫弈飛。
419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煉礦勿教侵外域,真鉛豈得離中華。
天然五色被云遮,圣境由來路逕賒。
苞含日月高還遠,自是人心識見邪。
龍浴鳳池誰可意,神仙群聚笑唅呀。
420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人控鶴,碧落壓天津。
達理通含識,虛無即是真。
河車誰肯信,鉛汞本相親。
造化皆如此,今緣論宿因。
* 關于含真的詩詞 描寫含真的詩詞 帶有含真的詩詞 包含含真的古詩詞(43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