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吞舟的詩詞(262首)

    161 《題白帝廟詩并序》 宋·元勛

    楚山中到三峽開,長江浩浩從西來。
    奫淪巨浸吞萬派,淫預杰立高崔嵬。
    鯨波回薄山角,征鼙摻疊鳴春雷。
    蹴石巖壁勢益狠,怒濤駭浪爭鳴豗。

    162 《贈云上人》 宋·員興宗

    君不見昔日中巖印無發,聲名宇縣何煌煌。
    層冰瑩骨語秀靜,松風入齒詩清狂。
    有時健筆賦巖石,天地萬象隨低昂。
    儒流稽首頌舌相,徃徃謂帶花木香。

    163 《岳陽樓望洞庭》 宋·張經

    每因蜀水漲,橫遏楚江流。
    氣象吞云夢,波瀾徹夏秋。
    風云幾開闔,日月自沉浮。
    欲濟誰舟楫,乾坤獨倚樓。

    164 《次袁說友巫山十二峰古風二十五韻》 宋·張縯

    化工神偉開物姿,劖石萬仞不作癡。
    巍峰聳立威鳳舉,急挾怒流奔馬遲。
    隱然萬里形勝重,信矣四海游觀奇。
    天開匹練勢巀頁,云擁列嶂青參差。

    165 《涪州江心有巨石隱於深淵石傍刻二魚古記云魚》 宋·朱昂

    欲識豐年兆,揚鬐勢漸浮。
    只應同在藻,無復畏吞鉤。
    去水非居轍,為祥勝躍舟。
    須知明圣代,涵泳杳難儔。

    166 《金粟冢中秋日燕集》 明·顧德輝

    綽山古佳城,左股接昆丘。
    水作青龍來,九派盤遭周。
    道人金粟冢,在彼山之幽。
    團團青桂樹,枝葉相蜷樛。

    167 《高陵篇(并序)》 明·盧熊

    高陵者,吳武烈皇帝所葬,在今平江盤門外三里。
    其妻吳夫人,子長沙桓王,皆附焉。
    至正廿三年冬十一月,熊與同郡沈征君伯熙父訪之。
    征君因言:“余向曾過此,聞父老言地屬沙湖金氏墓,上

    168 《八月十六日同文太史諸公登郊臺觴治平寺竹下》 明·陸師道

    闔閭城西佳山水,況復秋清風日美。
    百斛游船穩于屋,錦帆瑤席空明里。
    黃山西轉古橫塘,五塢云深盤上方。
    飛橋連跨石湖口,螭影相銜明鏡旁。

    169 《洞山(用張之象韻)》 明·陸師道

    洞山虛中高揭唇,白石齒齒排為齦。
    引吸波浪氣吐吞,張吻露腭何鱗皴。
    我疑巨鰲踞而蹲,噍物未合口流津。
    人言中穹如覆盆,我畏其舌不可捫。

    170 《登高丘而望遠海》 明·全室宗泐

    登高丘,望東溟。
    溟水方蕩激,中有怒吼鯨。
    聳脊類峰岳,鼓浪如雷霆。
    噓煙噴沫云霧冥,揚鬐掉尾三山傾。

    171 《飛魚(有序)》 明·孫作

    海于天地中,物不能比大。
    陰陽浩出沒,造物窮荒怪。
    力足浮三山,勢欲吞大塊。
    豈惟日月浴,兼疑鬼神會。

    172 《送貢先生(五十韻)》 明·唐之淳

    先生京國來,稱有母氏喪。
    問之幾何時,二十余星霜。
    八月發秦淮,九月下濤江。
    旦聞云海滴,夜視星斗芒。

    173 《讀醫士王立方瘦老子傳求歌賦此》 明·謝常

    瘦老子,吳門生,雙瞳碧焰骨有棱,形臞力弱須杖行。
    草堂臥病留不得,聲名早動金門客。
    走書遠至闔閭城,起躡芒屨強匍匐。
    春風放舟東海邊,相知喜遇王侯賢。

    174 《長蘅被放有懷》 明·鄭胤驥

    今年春榜新,聲黨多捷中。
    本謂子不疑,顧乃獨脫空。
    才名廿年余,猶復成虛哄。
    榮名偶然事,兒女浪飛動。

    175 《十月一日將至渦口五里所遇風留宿》 宋·蘇軾

    長淮久無風,放意弄清快。
    今朝雪浪滿,始覺平野隘。
    兩山控吾前,吞吐久不嘬。
    孤舟系桑本,終夜舞澎湃。

    176 《又次前韻贈賈耘老》 宋·蘇軾

    具區吞滅三州界,浩浩湯湯納千派。
    従來不著萬斛船,一葦漁舟恣奔快。
    仙壇古洞不可到,空聽余瀾鳴湃湃。
    今朝偶上法華嶺,縱觀始覺人寰隘。

    177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 宋·蘇軾

    俯仰東西閱數州,老于歧路豈伶優。
    初聞父老推謝令,旋見兒童迎細侯。
    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勞處處避嘲謳。
    河吞巨野那容塞,盜入蒙山不易搜。

    178 《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王晉卿畫)》 宋·蘇軾

    江上愁心千疊山,浮空積翠如云煙。
    山耶云耶遠莫知,煙空云散山依然。
    但見兩崖蒼蒼暗絕谷,中有百道飛來泉。
    縈林絡石隱復見,下赴谷口為奔川。

    179 《次溫伯用林公正、劉慶充倡和韻》 宋·范成大

    前山後山梅子雨,屯云日夜相吞吐。
    長林絕壑望不到,時有樵歸說逢虎。
    奔溪朝來忽怒漲,夾岸柳梢余尺許。
    屋頭未放濃嵐散,苦憶清風泛瓊宇。

    180 《遣懷》 宋·陸游

    寬袂新裁大布裘,低篷初買小漁舟。
    舊交只有青山在,壯志皆因白發休。
    漫道臥羆吞貉子,安能淅米向矛頭?山園芋栗秋方熟,一飽今知本易謀。

    * 關于吞舟的詩詞 描寫吞舟的詩詞 帶有吞舟的詩詞 包含吞舟的古詩詞(2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