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君道者的詩詞(980首)

    101 《謝王使君》 宋·趙蕃

    臥痾衡茅下,誰顧疾作門。
    忽傳故人書,犬吠雞爭喧。
    書陳使君賢,有好罔不惇。
    念子藥物須,萬錢致深恩。

    102 《四川茶馬牛寶章修揚子墨池以書索題詠》 宋·魏了翁

    子云一去千余載,惟有成都墨池在,草玄此地是邪非,玄文今在人誰知。
    雖逃劉歆醬瓿阸,鼠壤蛛窠蠹魚宅。
    豈無學者工探求,不譏僭圣幾殘余贅肬。

    103 《右溪道中偶作》 宋·陳文蔚

    自從天地開辟來,溪水清駛山崔嵬。
    山高水清亦奇觀,怪問胡不生人材。
    人材本作世間用,樸仆支傾作梁棟。
    不然空冒一時名,過眼空花已如夢。

    104 《同劉二十八院長述舊言懷感時書事奉寄澧州…贈二君子》 唐·柳宗元

    弱歲游玄圃,先容幸棄瑕。
    名勞長者記,文許后生夸。
    鷃翼嘗披隼,蓬心類倚麻。
    繼酬天祿署,俱尉甸侯家。

    詠史宮廷

    105 《贈楊公杜之舅》 唐·貫休

    分盡君憂一不遺,鳳書征入萬民悲。
    風云終日如相逐,雨露前程即可知。
    畫舸還盛江革石,秋山又看謝安棋。

    106 《水調歌頭(客有言存心者,未得其序,因賦)》 宋·汪莘

    欲覓存心法,當自盡心求。
    此心盡處,豁地知性與天侔。
    行盡武陵溪路,忽見桃源洞口,漁子舍漁舟。
    輸與逃秦侶,絕境幾春秋。

    107 《熙寧壬子八月於洛陽妙覺寺考試舉人及還道出》 宋·并敘

    飛泉來無窮,發自嵩嶺背。
    奔馳兩山間,偶與亂石會。
    傾流勢摧毀,泥土久崩潰。
    堅姿未消釋,嶻嶭儼相對。

    108 《贈畫者徐琛》 宋·陳長方

    我行江南江北山,真賞會心那可數。
    獨愛黃陵古廟前,四水粘天迷浦溆。
    胸中歷歷著山川,有句如枝不容吐。
    欲將寫作無聲詩,筆底愧非韋與許。

    109 《嘉泰改元桂林大比與計偕者十有一人九月十六》 宋·王正功

    百嶂千峰古桂州,鄉來人物固難儔。
    峨冠共應賢能詔,策足誰非道藝流。
    經濟才猷期遠器。
    縱橫禮樂封前旒。
    三君八俊俱鄉秀,穩步天津最上頭。

    110 《讀馮道傳》 宋·鄭起

    西山有薇,二子采之。
    二子竟死,薇不療饑。
    匪惡周粟,食不下咽。
    君臣義重,彼蒼者天。
    爾道何人,數主一身。
    有何顏面,冠冕縉紳。
    喬固諸賢,寧死道邊。
    曹操不帝,清議凜然。

    111 《贈張潛道》 宋·秦觀

    張生何為者,落魄不自拘。
    獨攜三尺琴,笑別妻與孥。
    一來泊吾里,忽已月再虛。
    朝游故人館,暮止佛子廬。

    112 《依韻和磁守王幾道屯田暑夜懷寄》 宋·梅堯臣

    地厚天青冥,故交榮謝并。
    何當一壺酒,以昔相與傾。
    君今二千石,未往戀山楹。
    山楹夜對月,孤懷豈忘情。
    貴者幾何逝,賤者幾何生。
    夏簟且安寢,明星上東城。

    113 《和資道山路見菊雜言》 宋·晁說之

    桃李不如菊,露下花開意自足。
    菊亦謝桃李,妖葩艷萼能入俗。
    把菊比君君更清,愛菊肯教陶令獨。
    君今漸作富貴家,平頭奴子紅腰束。
    人誰敢號髯參軍,見者面柔辭氣曲。
    唯有禪翁向晚秋,東籬細步想風流。

    114 《貫道惠其所作屏料理為大軸題之以詩》 宋·吳則禮

    李成既死作者誰,無豐以來惟郭熙。
    江郎遽出繼二老,自有三昧非毛錐。
    江郎挽弓要射虎,心醉霸陵石飲羽。
    論交一世越與秦,白眼終甘守環堵。

    115 《和謝吏部鐵字韻三十四首·邑官有和者亦以詩》 宋·鄧肅

    寂寞相如四壁耳,陋巷蕭然窮飲水。
    雖似退之厭權門,時作對人慕君子。
    慚愧知音個中人,近前不學丞相嗔。
    欣髯抵掌論今古,肺腑恢然笑語真。
    頃余學問非三絕,操瑟干齊謀更拙。
    棲遲何以酬己知,吾道不移硯鑄鐵。

    116 《秦侯不調累年識者嘆息茲以規恢秘略親簡上知》 宋·楊冠卿

    天驕飽肉氣勇決,憶昨彎弧射漢月。
    玉關保障烽燧驚,豺狼塞路人蹤絕。
    將軍方著從事衫,指揮義士征河南。
    設奇間道依嵩谷,百戰崎嶇不解驂。

    117 《次韻趙使君師夏謁白鹿游棲賢長句》 宋·曹彥約

    三峽移名澗響空,中著一橋如飲虹。
    帝連濺瀑龍所宮,謂佛有力真冥濛。
    非造物意無禹功,一線偶達成巨谼。
    可怪一律人聵聾,助桀唱和更撞舂。

    118 《贈郡經歷韓君美》 宋·陳著

    易為六經彝訓祖,詩關萬里風化機。
    周孔派外誰復得,商賜言后知者誰。
    穿鑿簸弄到今日,家自為詩人自易。
    數不及理數亦妄,吟而無用吟何益。

    119 《毗陵龔君以崇見投古風思致不風依韻答之》 宋·孫應時

    驅車適古道,道古世已今。
    翳翳逃空虛,幸有跫然音。
    歡言指萬里,握手再沈吟。
    得地霜露繁,恐復江漢深。

    120 《過慈感知者黎為童行落發留飯偶已食不果留》 宋·王洋

    曉沖輕浪遠煙迷,聞道方為訓導師,綠發小童辭俗日,白頭老子泛舟時。
    自緣旅客蔬盤早,不是者黎鐘飯遲。
    欲別殷勤更留客,逢君知是舊相知。

    * 關于君道者的詩詞 描寫君道者的詩詞 帶有君道者的詩詞 包含君道者的古詩詞(9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