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吐白的詩詞(679首)

    341 《奉懷錢宗伯受之海上》 明·于嘉

    東望疊璟霞,有山虞吐翠。
    天和丙舍游,日穰庚居遂。
    俗嶂壅文河,拓由靈掌負。
    關龍感狩麟,金版徙穿地。

    342 《中秋西湖社集分韻得齊字一百韻》 明·虞淳熙

    白月青蓮社,文星遠聚奎。
    長庚秋映桂,太乙夜分藜。
    巒色三臺紫,峰形九曜低。
    金牛須會女,張鹿不躔氐。

    343 《龍支行》 明·曾棨

    龍支城頭暮吹角,黃云蔽天沙草薄。
    虎髯使者長安來,持麾擁蓋邊塵開。
    城門盡是胡兵守,城外老人多白首。
    拜迎使者雙淚流,問云天子今安否。

    344 《敦煌曲》 明·曾棨

    吐蕃健兒面如赭,走入黃河放胡馬。
    七關蕭索少人行,白骨戰場縱復橫。
    敦煌壯士抱戈泣,四面胡笳聲轉急。
    烽煙斷絕鳥不飛,十一年來不解圍。

    345 《題王學士所藏王孟端老檜蒼崖圖》 明·曾棨

    王郎工畫妙入神,平生強項世所嗔。
    有時興至自盤礴,睥睨已喜旁無人。
    忽然放筆作古檜,白日煙云倏暝晦。
    淋漓盡帶雷雨垂,慘淡長疑鬼神會。

    346 《牡丹百詠(錄三十二首)》 明·張淮

    獨有天公造化神,釀成珍卉吐來真。
    百般嬌態生成種,一味秾香惱殺人。
    金縷盡容歌白日,紫絲曾為障紅塵。
    若教青帝堪通賂,萬斛明珠定買春。
    ¤

    347 《牡丹百詠(錄三十二首)》 明·張淮

    半吐檀心已露神,膩紅嬌白一何真。
    慣親擊折珊瑚客,曾賞歌殘《玉樹》人。
    宜醉暖風宜醉日,不隨流水不隨塵。
    東家小婦顏如玉,猶妒秋千架外春。
    ¤

    348 《送鄭叔車》 明·張孟兼

    鄭子離襁褓,所怙惟乃父。
    父昔仕燕京,半世去鄉土。
    子家孝義門,十世居同聚。
    派衍白麟支,望出滎陽譜。

    349 《雜擬詩二首》 明·張元凱

    有客住吳國,贈我以莫邪。
    提攜未出匣,隨手生霜花。
    或恐是神物,吞吐虹光斜。
    不惜黃金裝,橫在白鼻襜。

    350 《擬古二首》 明·鄭梴

    孤齋悄無人,絳燭夜吐芒。
    羽蟲忽飛來,投火欲自戕。
    知為明所誤,曷不務韜光?子封愿封留,淮陰喻弓藏。
    法戒既昭然,昧者何茫茫?高山有白石,行當煮為糧。

    351 《閑詠》 明·周廷用

    寂寂抱空虛,暇日阻游豫。
    散帙散余清,泛瑟銷遺慮。
    纖榮吐芳辰,弱華裛清曙。
    丹葩曜春曦,白楊號日暮。

    352 《揭天謠(九首)》 明·周玄

    巨靈吹空南斗死,鬼哭如云學流水。
    桂闌天影白鶴秋,兔光斜墜三泉里。
    泉宮暗蟲寒草根,土燈燃露絓黃昏。
    鐵心九回滴秋血,三十六帝聞俱吞。

    353 《楊花篇》 明·朱陽仲

    江南二三月,楊花競芳華。
    寂寞長條攀折盡,綠絲飛來千片花。
    千片飛飛西復東,白雪晴云晝溟濛。
    風吹滿空翳白日,散入千家池館中。

    354 《長歌行》 唐·李白

    桃李得日開,榮華照當年。
    東風動百物,草木盡欲言。

    枯枝無丑葉,涸水吐清泉。

    355 《重修香山寺畢題二十二韻以紀之》 唐·白居易

    闕塞龍門口,祗園鷲嶺頭。
    曾隨減劫壞,今遇勝緣修。
    再瑩新金剎,重裝舊石樓。
    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

    356 《再用前韻》 宋·蘇軾

    朱顏發過如春醅,胸中梨棗初未栽。
    丹砂未易掃白發,赤松卻欲參黃梅。
    寒溪本自遠公社,白蓮翠竹依崔嵬。
    當時石泉照金像,神光夜發如五臺。

    357 《起伏龍行》 宋·蘇軾

    何年白竹千鈞弩,射殺南山雪毛虎。
    至今顱骨帶霜牙,尚作四海毛蟲祖。
    東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
    碧潭近在古城東,神物所蟠誰敢侮。

    358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絕》 宋·蘇軾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鑰,夜潮留向月中看。
    萬人鼓噪懾吳儂,猶似浮江老阿童。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359 《岐亭五首》 宋·蘇軾

    我哀籃中蛤,閉口護殘汁。
    又哀網中魚,開口吐微濕。
    刳腸彼交病,過分我何得。
    相逢未寒溫,相勸此最急。

    360 《荊門惠泉》 宋·蘇軾

    泉源従高來,走下隨石脈。
    紛紛白沫亂,隱隱蒼崖坼。
    縈回成曲沼,清澈見肝膈。
    眾瀉為長溪,奔駛蕩蛙蟈。

    * 關于吐白的詩詞 描寫吐白的詩詞 帶有吐白的詩詞 包含吐白的古詩詞(6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