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后首的詩詞(1377首)

    521 《雪后三首》 宋·趙蕃

    一雪豈戲我,頓晴還起予。
    寺逢東野古,梅誤北枝疏。
    發興清無極,深行畫不如。
    冰泥漸融釋,卻恐污衣裾。

    522 《與叔驥父子別后悵然懷之三首》 宋·趙蕃

    君家苕霅間,吳楚夢莫續。
    茲行得所未,到處須著目。
    平生胸中奇,于此不容縮。
    江山雖云生,詩句何妨熟。

    523 《與叔驥父子別后悵然懷之三首》 宋·趙蕃

    遠齋老于文,立語更造極。
    為我寄竹隱,深意遺筆墨。
    向來說山林,俗眼多見白。
    是公不吾呵,可謂計之得。

    524 《與叔驥父子別后悵然懷之三首》 宋·趙蕃

    客中得君來,念我忘逼仄。
    君行竟先我,未免為此別。
    自憐性多忤,每負朋友責。
    如何君父子,相與獨無隙。

    525 《方壺自詠·書十首后》 宋·汪莘

    直寫胸中事,誰拈紙上塵。
    興來那暇懶,得處不容廑。
    行有鬼神覷,詩防天地嗔。
    歐蘇尋后輩,郊島是前身。

    526 《后溪先生劉閣學挽章三首》 宋·曹彥約

    早際龍光渥,中更貝錦傷。
    升沈關運數,變故識忠良。
    天定當持國,時來倚干方。
    至今羊叔子,名繞峴山傍。

    527 《后溪先生劉閣學挽章三首》 宋·曹彥約

    任重行吾道,憂心屬鉅公。
    三朝千載遇,一代數人中。
    筆健心猶壯,名高晚更穹。
    差肩誰許似,八秩有初終。

    528 《后溪先生劉閣學挽章三首》 宋·曹彥約

    憶奉巴西燕,工歌到鹿鳴。
    西清多學士,南省舊門生。
    屬耳靈光在,驚心砥柱傾。
    湖莊空望眼,讀記若為情。

    529 《后殿侍立三首》 宋·魏了翁

    禁城鼓鐸曉逢逢,風滿衣裾靴滿霜。
    守得門開騎馬入,又同承旨步修廊。

    530 《后殿侍立三首》 宋·魏了翁

    須臾陛衛儼成行,禁蹕聲聲輦出房。
    靴笏趨陪西府拜,卻更絲履立東廂。

    531 《后殿侍立三首》 宋·魏了翁

    奏事臣寮下玉階,舍人承旨殿東來。
    一聲門外無公事,皇帝還宮侍衛回。

    532 《上后樂劉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陽詩兩句行藏堅晚》 宋·程公許

    事往置勿言,積厚報豈吝。
    毫眉兩山尊,照眼雙璧潤。
    袞袞生公侯,世佩斯文印。
    譬之水盈科,吾方見其進。

    533 《上后樂劉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陽詩兩句行藏堅晚》 宋·程公許

    楚都初拜公,里門跪承誨。
    一言忽喚醒,頓首汗浹背。
    志遠苦力短,寸進而盡退。
    大書揭齋顏,朝夕警不逮。

    534 《上后樂劉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陽詩兩句行藏堅晚》 宋·程公許

    月冷塞垣刁,塵暗西風箑。
    所思天一方,飄飄管寧帢。
    我欲往從之,問以安危樂法。
    云深波浩蕩,定自鷗鳥狎。

    535 《上后樂劉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陽詩兩句行藏堅晚》 宋·程公許

    千載嗣韓統,斯文諒關天。
    字袞失所歸,何以革其先。
    陟屺有遺恨,琢石圖方鐫。
    百拜涕綆縻,萬一彤史傳。

    536 《上后樂劉先生左史十首用襄陽詩兩句行藏堅晚》 宋·程公許

    負米困風塵,靦顏白頭親。
    歡息執戈革,走也猶幸民。
    依依孔墻夢,拍拍芹水春。
    安得萬里風,駕予往問津。

    537 《題花光梅十首·絕后再蘇》 宋·王柏

    深山大澤老龍僵,不染樵人斧上霜。
    月魄存存枯槁里,忽然枝上弄精光。

    538 《再和易后韻為前韻六首》 宋·衛宗武

    多公苦嗜吟,殆類書癡竇。
    水火燥濕仝,一見懽如舊。
    七步未為敏,百篇可立就。
    咀嚼牙頰香,氤氳滿襟袖。
    渾渾乎其來,勢若瓴建溜。

    539 《再和易后韻為前韻六首》 宋·衛宗武

    黑不待黔烏,白不待浴鵠。
    天分既超卓,能消幾學術。
    飄飄霞外姿,瞳方而發綠。
    滿腹貯古書,咳唾可袪俗。
    沖氣以為和,陽春散晴旭。

    540 《再和易后韻為前韻六首》 宋·衛宗武

    妙語來翩翩,賡句慚草草。
    一鼓再則衰,氣痿腸亦槁。
    詩不造負雅,可觀徒小道。
    書能破萬卷,篇章自然好,淺學無根源,易涸如潢潦。

    * 關于后首的詩詞 描寫后首的詩詞 帶有后首的詩詞 包含后首的古詩詞(13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