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木如瓶粉漬之,掛林聊當酒家旗。我當物色登臨處,亦復因之為解頤。
借居雖陋自如常,舟小安能具斛湯。卻羨沈牛浮鼻去,綠桑陰不趁蒼涼。
扁舟往作櫧州過,煙霧空蒙只市聲。今夕再來還小泊,卻逢江月正空明。
午風吹坼稻花香,晨雨翻掀稻葉涼。道中塵埃猶凈盡,田間歡樂詎能量。
一年風月屬中秋,今昔相傳無異流。定自天公亦興此,故教雨腳破云頭。
盧溪望望接宣風,景富猶能慰客窮。已愛熙熙村舍好,更欣漠漠稻田豐。
晚山能紫復能青,遠嶺猶分近已冥。好語忽然生眼底,遽將摹寫已無形。
曉山能淺復能深,淺似朝晴深似陰。山色豈知朝暮改,行人自費短長吟。
山驛雖荒亦可安,要眠杉月夜深寒。昨宵虛落才聞鼓,明夕江皋想枕湍。
露冷初疑是曉霜,風高已覺愛朝陽。莫云節變能如此,直念吾衰不復強。
城上青山遠近橫,城邊草樹亦相縈。城中臺殿還相倚,畫手其誰為寫成。
閒居何所宜,把酒策第一。石田今有秋,痛飲事可必。
去秋旱太甚,百神無不舉。今歲感天公,時有容易雨。
暄濁氣未收,夜雨聊一洗。心清不受塵,眼凈豈容瞇。
哦詩思遠人,欲往無羽翰。焚香閉門睡,睡起香未殘。
百歲已逾半,知復幾寒暑。此事當究觀,勿共俗子語。
長安卿相家,一食費幾萬。有功享固宜,我輩且蔬飯。
新涼可穿衣,出門造誰家。城頭有高樓,散我兩腳座。
夢作吳淞去,膾鱸擣香橙。道逢湖海人,歡宴如平生。
生陽過后菊方開,引得幽人日日來。從□□開到花落,每來傾飽兩三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