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后知者的詩詞(862首)

    121 《沁園春 送李同知之官鄴都》 宋·陸文圭

    東西二都,史載循良,不五六人。
    記南陽有召,潁川有霸,并州如郭,河內如恂。
    直比朱弦,清伴古鏡,吏自秋霜民自春。
    如公者,守廉平二字,近古名臣。

    122 《贈常熟賀公叔隱士》 宋·周邦彥

    懷珠崖不枯,韞玉山有輝。
    隱翳不言德,人自知神奇。
    公步季貞后,不為世綱縻。
    浮沉里閭間,身晦道同違。

    123 《題李夢發知足齋》 宋·王之道

    荀卿重無禍,老氏貴不辱。
    不辱非暫榮,無禍乃長福。
    咄哉名利場,甚矣身世梏。
    得侯方丐公,懷金未忘玉。

    124 《山居雜詩九十首》 宋·曹勛

    平生不能棋,遇棋亦輙喜。
    從來號萬戶,知生不救死。
    多見國手說,得先乃妙理。
    更有末后著,此著知者幾。

    125 《呈李知卿法曹》 宋·趙蕃

    使者趨朝后,參軍捧檄初。
    重湖來至險,兩月聽閑居。
    豈是拘形投,真成畏簡書。
    祠官請已再,郵傳報何疏。

    126 《送二史三兄赴廷對》 宋·魏了翁

    吾家令兄弟,異氏而同氣。
    雅知義利分,不作溫飽計。
    天子龍飛春,了翁對軒陛。
    柄臣方擅朝,黨論如鼎沸。

    127 《次韻廬陵劉時見懷》 宋·魏了翁

    夬終伏剝果,畜極逢天衢。
    否泰反其類,艮止與動俱。
    此道固曉然,人情不同趨。
    兩目自安障,狂童為子都。

    128 《歸舍吟》 宋·孔武仲

    長堤夾天溝,浩蕩東風流。
    上有騎馬客,枯髯清兩眸。
    馬后無飛蓋,馬前無嗚騶。
    進無趑趄謁,退無輕俠游。

    129 《緣侍者之浙右》 宋·釋紹曇

    一本潼川花瑞菜,全蜀知名誰不愛。
    夜雨叢凝色染藍,春風花噀香如麝。
    不知何處得靈根,栽遍牛頭山后前。
    古佛低頭看不厭,聲聞鼻孔衩渠穿。

    130 《知止堂》 宋·袁說友

    先生七十已垂車,父子俱榮出帝都。
    當世若無知止者,公朝何以勵貪夫。
    升堂展卷人何在,訪竹尋梅色尚臞。
    我老自憐生也后,拊編猶得嘆前蕪。

    131 《貽鼓吹李丞,時信安王北伐,李公王之所器者也》 唐·儲光羲

    北伐昧天造,王師示有征。
    轅門統元律,帝室命宗英。
    靈威方首事,仗鉞按邊城。
    膏雨被春草,黃云浮太清。

    132 《罷攝官后將還舊居,留辭李侍御》 唐·劉長卿

    江海今為客,風波失所依。
    白云心已負,黃綬計仍非。
    累辱群公薦,頻沾一尉微。
    去緣焚玉石,來為采葑菲。

    133 《罷攝官后將還舊居,留辭李侍御》 唐·劉長卿

    江海今為客,風波失所依。
    白云心已負,黃綬計仍非。
    累辱群公薦,頻沾一尉微。
    去緣焚玉石,來為采葑菲。

    134 《山寺(得開字,章留后同游)》 唐·杜甫

    野寺根石壁,諸龕遍崔嵬。
    前佛不復辨,百身一莓苔。
    雖有古殿存,世尊亦塵埃。
    如聞龍象泣,足令信者哀。

    135 《山寺(得開字,章留后同游)》 唐·杜甫

    野寺根石壁,諸龕遍崔嵬。
    前佛不復辨,百身一莓苔。
    雖有古殿存,世尊亦塵埃。
    如聞龍象泣,足令信者哀。

    136 《醉后戲贈蘇九翛(蘇常好讀元魯山文或勸入關者故戲之)》 唐·權德輿

    白首書窗成巨儒,不知簪組遍屠沽。
    勸君莫問長安路,且讀魯山于蒍于。

    137 《寄隨州周員外》 唐·韓愈

    陸孟丘楊久作塵,同時存者更誰人。
    金丹別后知傳得,乞取刀圭救病身。

    138 《汴州離亂后憶韓愈、李翱》 唐·孟郊

    會合一時哭,別離三斷腸。
    殘花不待風,春盡各飛揚。
    歡去收不得,悲來難自防。
    孤門清館夜,獨臥明月床。

    諷刺邊塞戰爭組詩

    139 《遣病(自此通州后作)》 唐·元稹

    自古誰不死,不復記其名。
    今年京城內,死者老少并。
    獨孤才四十,仕宦方榮榮。
    李三三十九,登朝有清聲。

    140 《遣懷(自此后詩在渭村作)》 唐·白居易

    寓心身體中,寓性方寸內。
    此身是外物,何足苦憂愛。
    況有假飾者,華簪及高蓋。
    此又疏于身,復在外物外。

    * 關于后知者的詩詞 描寫后知者的詩詞 帶有后知者的詩詞 包含后知者的古詩詞(86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