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居雖陋自如常,舟小安能具斛湯。卻羨沈牛浮鼻去,綠桑陰不趁蒼涼。
扁舟往作櫧州過,煙霧空蒙只市聲。今夕再來還小泊,卻逢江月正空明。
午風吹坼稻花香,晨雨翻掀稻葉涼。道中塵埃猶凈盡,田間歡樂詎能量。
一年風月屬中秋,今昔相傳無異流。定自天公亦興此,故教雨腳破云頭。
盧溪望望接宣風,景富猶能慰客窮。已愛熙熙村舍好,更欣漠漠稻田豐。
晚山能紫復能青,遠嶺猶分近已冥。好語忽然生眼底,遽將摹寫已無形。
曉山能淺復能深,淺似朝晴深似陰。山色豈知朝暮改,行人自費短長吟。
山驛雖荒亦可安,要眠杉月夜深寒。昨宵虛落才聞鼓,明夕江皋想枕湍。
露冷初疑是曉霜,風高已覺愛朝陽。莫云節變能如此,直念吾衰不復強。
城上青山遠近橫,城邊草樹亦相縈。城中臺殿還相倚,畫手其誰為寫成。
厭逐京華輦路塵,歸來杰閣敞虛明。斜陽兩岸暮山紫,明月一天秋水橫。芳草盡頭黃犢樂,蘆花深處白鷗聲。是中不伏詩模寫,一片丹青可得成。
山北山南春雨足,漠漠柔桑秀如沃。儂家荊婦幾時歸,西疇獨自驅黃犢。
陽華近七里,不到余十年。乃知聲名鎖,能障山水緣。今日與鄰曲,勝游追斜川。瘦藤穿犖確,一葉弄潺湲。
先將補袞線,綰作釣鰲絲。投向蒼江月,經綸小試之。
達旦吟詩達旦飲,半生信直半生貧。睡魔猶侮汪梅叟,何況悠悠俗累人。
深夜見明月,漸低西南隅。光華射虛檐,照我床頭書。開函見細字,歷歷如貫珠。老眼未能讀,惆悵坐庭除。風生梧葉鳴,光景殊蕭疏。昨方入秋序,清涼便有余。
將進酒,解雙璧,敝裘羸馬長安陌。長安甕頭香可憐,一飲須當盡一石。手引六博狂叫呼,當盤一擲得五白。千古興亡亦爾爾,眼前得喪何曾惜。
絳河垂地七襄回,弦月無云半壁開。何處笛聲傳《折柳》,滿庭秋氣颯蒼苔。遙疑靈鵲橋邊落,暗度穿針席上來。莫遣天孫聞此曲,歡情離恨正難裁。
少年壯志已模棱,憶舊懷親思不勝。我父竟為逃難客,故人近作在家僧。身居亂世慚何補,哭到窮途去未能。相見莫論生死事,且須泥飲盡寒燈。
我昔少年日,無事幸休居。佩弦戒性緩,每師董安于。迨茲桑榆景,始悟失東隅。屢將孱弱軀,觸冒風波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