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名遺的詩詞(1491首)

    761 《次韻子由浴罷》 宋·蘇軾

    理發千梳凈,風晞勝湯沐。
    閉息萬竅通,霧散名干浴。
    頹然語默喪,靜見天地復。
    時令具薪水,漫欲濯腰腹。

    762 《次韻劉貢父叔侄扈駕》 宋·蘇軾

    玉堂孤坐不勝清,長羨枚鄒接長卿。
    只許隔墻聞置酒,時因議事得聯名。
    機云似我多遺俗,廣受如君不治生。
    共托屬車塵土后,鈞天一餉夢中榮。

    763 《次韻王雄州還朝留別》 宋·蘇軾

    老李威名八十年,壁間精悍見遺顏。
    自聞出守風流似,稍覺承平氣象還。
    但遣詩人歌杖杜,不妨侍女唱陽關。
    內朝接武知何日,白發羞歸供奉班。

    764 《申王畫馬圖?或謂為蔡肇作?》 宋·蘇軾

    天寶諸王愛名馬,千金爭致華軒下。
    當時不獨玉花驄,飛電流云絕瀟灑。
    兩坊岐薛甯與申,憑陵內廄多清新。
    肉??汗血盡龍種,紫袍玉帶真天人。

    765 《和張均題峽山》 宋·蘇軾

    孤舟轉巖曲,古寺出云坳。
    岸迫鳥聲合,水平山影交。
    堂虛泉漱玉,砌靜筍遺苞。
    我為圖名利,無因此結茅。

    766 《次韻王滁州見寄》 宋·蘇軾

    斯人何似似春雨,歌舞農夫怨行路。
    君看永叔與元之,坎軻一生遭口語。
    兩翁當年鬢未絲,玉堂揮翰手如飛。
    教得滁人解吟詠,至今里巷嘲輕肥。

    767 《代書答梁先》 宋·蘇軾

    此身與世真悠悠,蒼顏華發誰汝留。
    強名太守古徐州,忘歸不如楚沐猴。
    魯人豈獨不知丘,蹸藉夫子無罪尤。
    異哉梁子清而修,不遠千里従我游。

    768 《亡伯提刑郎中挽詩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鳳翔》 宋·蘇軾

    才賢世有幾,廊廟忍輕遺。
    公在不早用,人今方見思。
    故山松郁郁,舊史印累累。
    惟有同鄉老,聞名尚涕洟。

    769 《葉教授和溽字韻詩,復次韻為戲,記龍井之游》 宋·蘇軾

    先生魯諸儒,飲食清不溽。
    空腸出秀句,吟嚼五味足。
    華堂鬧絲管,眸子漲春淥。
    先生疾走避,面冷毒在腹。

    770 《次韻林子中見寄》 宋·蘇軾

    飄零洛社數遺民,詩酒當年困惡賓。
    元亮本無適俗韻,孝章要是有名人。
    蒜山小隱雖為客,江水西來亦帶岷。
    卷卻西湖千頃葑,笑看魚尾更莘莘。

    771 《和陶詠二疏》 宋·蘇軾

    二疏事漢時,跡寓心已去。
    許侯何足道,寧識此高趣。
    可憐魏丞相,免冠謝陋舉。
    中興多名臣,有道獨兩傅。

    772 《孤山二詠(并引)》 宋·蘇軾

    孤山有陳時柏二株。
    其一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為兒已見其枯矣,然堅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
    僧志詮作堂于其側,名之曰柏堂。
    堂與白公居易竹閣相連。

    773 《東陽水樂亭(為東陽令王都官概作·)》 宋·蘇軾

    君不學白公引涇東注渭,五斗黃泥一鐘水。
    又不學哥舒橫行西海頭,歸來羯鼓打涼州。
    但向空山石壁下,愛此有聲無用之清流。
    流泉無纟玄石無竅,強名水樂人人笑。

    774 《贈寫真何充秀才》 宋·蘇軾

    君不見潞州別駕眼如電,左手掛弓橫撚箭。
    又不見雪中騎驢孟浩然,皺眉吟詩肩聳山。
    饑寒富貴兩安在,空有遺像留人間。
    此身常擬同外物,浮云變化無蹤跡。

    775 《種德亭(并敘)》 宋·蘇軾

    處士王復,家于錢塘,為人多技能而醫尤精,期于活人而已,不志于利。
    筑室候潮門外,治園圃,作亭榭,以與賢士大夫游,惟恐不及,然終無所求。
    人徒知其接花藝果之勤,而不知其所種者德也,乃以名其亭,而作詩以遺之。
    小圃傍城郭,閉門芝?香。

    776 《書黁公詩后(并敘)》 宋·蘇軾

    過加祿鎮南二十五里大許店,休焉于逆旅祁宗祥家。
    見壁上有幅紙題詩云:滿院秋光濃欲滴,老僧倚杖青松側。
    只怪高聲問不應,瞋余踏破蒼苔色。
    其后題云滏水僧寶黁。

    777 《三朵花(并敘)》 宋·蘇軾

    房州通判許安世,以書遺余言:“吾州有異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
    能作詩,皆神仙意。
    又能自寫真,人有得之者。
    ”許欲以一本見惠,乃為作此詩。

    778 《贈李道士(并敘)》 宋·蘇軾

    駕部員外郎李君宗固,景祐中良吏也,守漢州。
    有道士尹可元,精練善畫,以遺火得罪,當死。
    君緩其獄,會赦,獲免,時可元年八十一,自誓且死必為李氏子以報。
    可元既死二十余年,而君子世昌之婦,夢可元入其室,生子曰得柔,小名蜀孫。

    779 《閻立本職貢圖》 宋·蘇軾

    貞觀之德來萬邦,浩如滄海吞河江,音容傖獰服奇龐。
    橫絕嶺海逾濤瀧,珍禽瑰產爭牽扛,名王解辮卻蓋幢。
    粉本遺墨開明窗,我喟而作心未降,魏征封倫恨不雙。

    780 《朱亥墓?俗謂屠兒原?》 宋·蘇軾

    昔日朱公子,雄豪不可追。
    今來游故國,大冢屈稱兒。
    平日輕公相,千金棄若遺。
    梁人不好事,名字寄當時。
    魯史盜齊豹,求名誰復知。
    慎無怨世俗,猶不遭仲尼。

    * 關于名遺的詩詞 描寫名遺的詩詞 帶有名遺的詩詞 包含名遺的古詩詞(149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