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名論的詩詞(1364首)
461
《蓬萊旅舍作》 當代·啟功
其五:盡瘁出祁山,亦寓自全計。
后主抑其喪,足見疑與忌。
狼顧司馬懿,魏文屢相庇。
方詡知舜禹,轉瞬食其弊。
462
《楞嚴經偈》 宋·蔡卞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463
《同廖繼道游洞霄》 宋·陳伯山
勝日事幽尋,乘興從所適。
西風飄杖履,偶作洞霄客。
穿云渡澗崗,捫蘿轉空碧。
七人今何在,九銷峰巒巒。
黃冠喜我輩,傾懷論宿昔。
汲泉煮山苗,異氣穿幾席。
區區名利人,到此塵機息。
464
《追賦九華》 宋·陳文蔚
我聞九華名,未登九華峰。
睨視百里外,煙翳嘗冥濛。
快意一披抉,幾欲挾長風。
庶識真面目,高下俱迎逢。
466
《贈姜邦杰》 宋·丁逢
人間誰得似留侯,何但功名唾手收。
皮里陽秋有公論,胸中涇渭不同流。
餐梨久驗輕身訣,辟谷長懷許國憂。
儻非暮年專一壑,豈能真伴赤松游。
467
《逍遙堂五詠》 宋·傅察
欲識逍遙樂,都忘利與名。
討論惟百氏,來往有諸卿。
靜覺羊腸險,閑看蝸角爭。
超然窮妙理,知不愧莊生。
468
《題梅壇》 宋·甘邦俊
火德中微否未傾,朝陽一疏鳳先鳴。
如公忠論能旋聽,彼莽奸謀未易成。
萬古仙名香宇宙,幾人遺臭腐公卿。
至今風吼松聲怒,似為先生訴不平。
470
《龜溪即事五首》 宋·高斯得
曩從太史氏,論次金匱書。
龍興渡江后,麐止今皇初。
微辭記當時,只字寧敢虛。
彼阿者誰子,顧欲私毀譽。
陽秋記慕容,史記名山儲。
二子亦過計,人心焉可誣。
471
《二蟲吟》 宋·鞏豐
鯤鵬至大兮,形載于莊周逍遙之篇,蟋蟀至小兮,名托于周公七月之雅。
一則變化徙天池,一則悲鳴入床下。
周公作詩陳艱難,瑣悄如與婦子言。
472
《奉和宮使內翰佳什》 宋·郭仲荀
老來乞得奉祠宮,退食何妨不自公。
任使世情分冷暖,無勞品秩論穹崇。
功名至此休看鏡,戰伐于今喜掛弓。
梨棗具陳呼稚子,笙歌閒作樂衰翁。
芳菲莫負三春賞,聚散難逢一笑同。
小圃栽培粗倫理,頻須把酒殢東風。
474
《營道齋》 宋·何棄仲
儒行篇中有至論,書齋鄉縣兩存存。
南音楚國鐘儀操,仁術函人孟氏言。
近信每隨流水到,舊廬凝望度云屯。
里非勝母泉君子,循取佳名睹圣門。
475
《壽徐倉使》 宋·黃垺
四明山水遠且清,秀氣鐘作千人黃。
南州高士真濟美,天地正粹涵中襟。
學問淵源派伊洛,文章典麗鏗{徑去彳加音}韺。
射策丹墀壓群彥,聲名一日蜚玉京。
476
《詩美校書郎彭方迥》 宋·黃莊
廬陵間氣歐陽公,宗主文脈魁蘭宮。
給紀詔來簡眷濃,職居館閣譽望隆。
圣明天子是仁宗,拔賢招俊萃群工。
希文何為去匆匆,諫官不言祗蔽蒙。
477
《積善堂詩》 宋·晃沖之
我家得姓自衛史,文王之照鐘厥美。
西京御史府大夫,父慈子忠不惜列。
至今墓上無曲棘,潁川歲時虔廟祀。
中原喪亂厭風塵,南渡不及渡遼水。
479
《為簡公約賦素琴堂》 宋·郟僑
素琴之堂虛且清,素琴之韻淪杳冥。
神閑意定默自鳴,宮商不動誰與聽。
堂中道人骨不俗,貌龐形端顏瑩玉。
我嘗見之醒心目,寧必絲桐弦斷續。
480
《磨崖碑》 宋·江瓊
元水部磨崖碑,為唐中興作也。
唐事已矣,而碑崖□□獨存。
本朝諸賢相與題詠,如張宛邱時有游人打碑賣之句。
□古一言□□□□□不已。
* 關于名論的詩詞 描寫名論的詩詞 帶有名論的詩詞 包含名論的古詩詞(13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