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海書來喜欲狂,餐霞食瀣齒牙香。固應宗派名江右,底用宮袍入建章。今代歐黃真有種,向來沈鮑肯同行。只今五集三千首,但覺熒煌錦繡張。
富沙耆舊江先生,方冊之中久聞名。今識其子長安城,中年狀貌老典刑。居官不翅冰玉清,未嘗一出清之聲。臨事不翅水鑒明,未嘗一示明之形。
高廟中興初十年,大參內制余百篇。心聲之發動夷夏,手澤所存傳子孫。得其傳者孫之嫡,參自道根至枝葉。一元生二二生三,萬特取千千取百。
太古犧媧氏,創為琴與笙。氤氳弸混沌,噢咻擘冥莖。合氣歸三律,分音麗五行。未歌先協律,無韻不成聲。
客里幸相逢,青燈幾夜同。笑談機械外,操履準繩中。學問關宗旨,功名襲祖風。江船不吾泊,遽載易而東。
豫章名勝二三公,分置諫坡樞府中。公更歸為吾道重,涪翁不得擅宗工。
煌煌真宗,善繼善承。經武耀德,臻于治平。對祀禮光,丕昭鴻名。陟配文廟,皇圖永寧。
名稽漢務,歌參唐宗。往于卿少,乘秋氣中。周天而行,行如妹之崇。可飛霞佩,下瑠璃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