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名垂的詩詞(1239首)

    681 《題材不錦亭》 宋·趙善卞

    百世垂芳在一經,茂林修竹讀書聲。
    園池日涉皆成趣,景特天然分外清。
    聊復垂綸藏渭釣。
    等閑釋耒起莘耕。
    知君自有真良貴,豈羨斯亭錦得名。

    682 《翠蛟亭和鞏栗齋韻》 宋·趙彥假

    天下名洞天,有山必有水。
    馀杭山水窟,神仙所棲止。
    仙人乘云玉,玉蛟留潭底。
    至今雷雨夕,蛟睡時驚起。

    683 《譜樂歌》 宋·趙由濟

    悠悠我祖,始于軒轅。
    既歷高陽,秩秩大猷。
    爰自伯益,舜賜皂斿。
    中衍仕商,造父御周。

    684 《比干臺》 宋·趙瞻

    九閽大壞一木支,勢知不可誠不欺。
    商之三仁異所歸,死諫不欲狂囚為。
    賢哉萬世忠臣師,比干而已前其誰。
    諫不當顯何所持,忠必愛君無拂辭。

    685 《題資州東巖》 宋·鄭鋼

    逕轉得幽谷,云巖屹相向。
    谽谺偃重檐,彎環依疊嶂。
    緬想融結初,鐫鑱自天匠。
    了無斧鑿跡,但覺盤根壯。

    686 《自黃山還途中作》 宋·鄭起

    屈指還京十日程,每逢歇處問村名。
    春沙脈脈溪初漲,夜雨垂垂曉又晴。
    山下有人傳虎出,店中炊飯見牛鳴。
    天涯行客無寧日,不及田家業在耕。

    687 《紀夢》 宋·鄭若沖

    包抱乾坤一環堵,拍手千門輝藻黼。
    編茅何事傍云根,川觀巖居天固予。
    憶昔臥病歲壬午,夢行澗石憩衡宇。
    常充達庵表其門,大楷金書爰仰睹。

    688 《觀孔義甫與謝致仕詩有感》 宋·鄭俠

    人生足清閑,天下第一福。
    惜哉聲與利,舉世方逐逐。
    君子耀軒裳。
    小人腴口腹。

    689 《歸休亭》 宋·諸葛賡

    小筑危亭聚石淙,清溪環繞不通江。
    栽成傲骨梅千樹,呼出棲云鶴一雙。
    垂釣艇乘新漲水,攤書光借夕陽窗。
    動名事事皆堪避,祇有詩情未肯降。

    690 《吏隱宜春郡詩十首》 宋·祖無擇

    吏隱宜春郡,閑思應舉時,端居苦貧賤,徒步入京師。
    誤寵乘軒鶴,均憂入廟犧。
    功名在何許,雙鬢已垂絲。

    691 《野狐嶺》 元·周伯琦

    高嶺出云表,白晝生虛寒。
    冰霜四時凜,星斗咫尺攀。
    其陰控朔部,其陽接燕關。
    澗谷深叵測,梯磴紆百盤。

    692 《哭夫詩百首(錄十首)》 明·薄少君

    男兒結局賤浮名,回首空嗟一未成。
    遺得八旬垂白父,淚枯老眼欲無聲。

    693 《荊州雜詩七首》 明·蔡汝楠

    南皮駕未返,西園歲欲周。
    王門雖巨麗,羈旅嘆飛浮。
    將因曠望去,乘風泛新秋。
    路出龍山館,帆經鶴澤洲。

    694 《戴文進溪山春雨圖》 明·陳鳳

    林間雀聲急,知有少女風。
    溪云挾雨至,倏忽彌春空。
    霏霏濕盡山橋路,行人沖雨行喚渡。
    沾泥涉險亦何為,興來疑向若耶去。

    695 《鑄浦次韻》 明·戴冠

    耶溪不須深,產銅當自名。
    堇山不須高,產錫當自靈。
    上有云霧合,下有蛟龍爭。
    昔人此鑄劍,分明載圖經。

    696 《嚴子陵墓次韻》 明·戴冠

    君臣垂令名,千載不偶然。
    先生固尚志,光武亦下賢。
    斯人化去久,惟有丘隴存。
    髑髏已成泥,清風播椒蘭。

    697 《春日述懷寄湯義仍四十韻》 明·鄧渼

    漢域春陰盡,蒼山旅病淹。
    梯航三面入,風壤百夷兼。
    五尺秦通道,單車即瘴炎。
    投荒虛繡斧,覽勝引彤幨。

    698 《方寸鐵為盧丹》 明·董佐才

    方寸鐵,百煉剛。
    吹毛□□秋水光,鐫勒妙擬郚竹房。
    倒薤文,連環紐,通侯累累懸肘后。
    伏龜趺,□□□,頌德紀功垂不朽。

    699 《贈劉草窗三十韻》 明·杜瓊

    河圖一畫人文現,書畫已在羲皇時。
    鳥跡科斗又繼作,象形取義日以孳。
    肖形求賢在商世,書畫從茲分兩歧。
    秦漢畫工可指數,筆跡已遠不可追。

    700 《贈劉草窗三十韻》 明·杜瓊

    河圖一畫人文現,書畫已在羲皇時。
    鳥跡科斗又繼作,象形取義日以孳。
    肖形求賢在商世,書畫從茲分兩歧。
    秦漢畫工可指數,筆跡已遠不可追。

    * 關于名垂的詩詞 描寫名垂的詩詞 帶有名垂的詩詞 包含名垂的古詩詞(12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