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同道者的詩詞(700首)
622
《記歲》 宋·梅堯臣
買臣四十八,猶苦行負薪。
我免以樵給,貧居年與均。
道上不謳歌,妻亦無恚嗔。
三者固異彼,異同雙朱輪。
624
《答束徽之索詩》 宋·王令
世味久已諳,多惡竟少好。
惟詩素所嗜,決切欲深造。
人安己不休,眾恥我獨冒。
有如獺行跡,欲改復自蹈。
625
《對月憶滿子權》 宋·王令
長風掠海來,吹月散百鏈。
青天豁四碧,云靄不容緣。
窗軒颯先秋,露氣入簟扇。
寬庭生夜涼,蚊口不得擅。
629
《六得吟》 宋·邵雍
眼能識得,耳能聽得,口能道得,手能做得,身能行得,心能放得。
六者盡能,與天同德。
飲食起居,出處語默。
不止省心,又更省力。
630
《贈王順之歌》 宋·晁補之
王郎見若不勝衣,眇然儒者未有奇。
我知王郎有奇處,議論濤海拏蛟螭。
由周而來逮五季,故事本朝能盡知。
不惟知之業有用,斟酌成敗中無疑。
633
《和王衢見寄》 宋·魏野
久向東郊住,漸同麋鹿情。
游山岐路熟,見客禮儀生。
藜杖新仍重,荷衣破轉輕。
身猶為外物,詩亦是虛名。
634
《過彭澤》 宋·曾鞏
淵明昔抱道,為貧仕茲邑。
幡然復謝去,肯受一官縶。
予觀長者憂,慷慨在遺集。
豈同孤蒙人,剪剪慕原隰。
遭時乃肥遯,茲理固可執。
獨有田廬歸,嗟我未能及。
636
《聞箏作》 宋·劉子翚
月高夜鳴箏,聲從綺窗來。
隨風更迢遞,縈云暫徘徊。
余音若可玩,繁弦互相催。
不見理箏人,遙知心所懷。
637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 明·劉基
我昔住在南山頭,連山下帶清溪幽。
山巔出泉宜種稻,繞屋盡是良田疇。
家家種田恥商販,有足懶踏縣與州。
西風八月淋潦盡,稻穗崿比無蝗蟊。
638
《為啟初門和尚題山水圖》 明·劉基
天下名山隨處有,畫圖流傳亦良久。
祗園道人展橫幅,觀者稱夸同一口。
蒼梧九疑高插天,卷而懷之不盈手。
巨靈驚呼盤古怒,地軸坱圠昆侖剖。
640
《送太素南游》 宋·韓維
戕性傷生俗所同,人間今見百年翁。
無稽不學公超霧,有待猶嗤御寇風。
心到靈源千慮息,氣隨真火百骸通。
臨觴不用嗟離闊,達者相忘道術中。
* 關于同道者的詩詞 描寫同道者的詩詞 帶有同道者的詩詞 包含同道者的古詩詞(7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