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游凌云,傳觀一篇書。問客誰所作,作者安少愚。少愚賓城人,萬里走東吳。憫俗日搶攘,正途欲芒蕪。
步出城南門,衣袂飄和風。風中有花香,不問紫與紅。萬山似無罅,一水能自通。插云石色古,噴雪灘聲雄。
丹旐何飛揚,素驂亦悲鳴。晨光照閭巷,輀車儼欲行。蕭條九月天,哀挽出重城。借問送者誰,妻子與弟兄。
漢室有英臺,荀家寵俊才。九卿朝已入,三子暮同來。不授綸為草,還司鼎用梅。兩京王者宅,駟馬日應回。
久別耶溪客,來乘使者軒。用才榮入幕,扶病喜同樽。山屐留何處,江帆去獨翻。暮情辭鏡水,秋夢識云門。蓮府開花萼,桃園寄子孫。何當舉嚴助,遍沐漢朝恩。
燕子與百勞,一西復一東。天空信寥廓,翔集何時同。知己悵難遇,良朋非易逢。憐君心相親,與我家又通。
中郎石經后,八分蓋憔悴。顧侯運爐錘,筆力破馀地。昔在開元中,韓蔡同赑屃。玄宗妙其書,是以數子至。
賢豪贊經綸,功成空名垂。子孫不振耀,歷代皆有之。鄭公四葉孫,長大常苦饑。眾中見毛骨,猶是麒麟兒。
我年四十馀,已嘆前路短。羈離洞庭上,安得不引滿。李侯忘情者,與我同疏懶。孤帆泣瀟湘,望遠心欲斷。
軒車出東閣,都邑繞南河。馬首先春至,人心比歲和。省風傳隱恤,持法去煩苛。卻想埋輪者,論功此日多。
友情勸慰
二職亞陶公,歸程與夢同。柳垂平澤雨,魚躍大河風。混跡威長在,孤清志自雄。應嗤向隅者,空寄路塵中。
露幕擁簪裾,臺庭餞伯魚。彩衣人競看,銀詔帝親書。知子當元老,為臣餞二疏。執珪期已迫,捧膳步寧徐。
自然寫景柳絮
依佛不違親,高堂與寺鄰。問安雙樹曉,求膳一僧貧。持咒過龍廟,翻經化海人。還同惠休去,儒者亦沾巾。
五代武弁侍明光,輟佐中權拜外郎。記事還同楚倚相,傳經遠自漢扶陽。離堂處處羅簪組,東望河橋壯鼙鼓。
高翼閑未倦,孤云曠無期。晴霞海西畔,秋草燕南時。鄴中多上才,耿耿丹霄姿。顧我于逆旅,與君發光儀。
佛法入中國,爾來六百年。齊民逃賦役,高士著幽禪。官吏不之制,紛紛聽其然。耕桑日失隸,朝署時遺賢。
樂府寫柳
爾生始懸弧,我作座上賓。引箸舉湯餅,祝詞天麒麟。今成一丈夫,坎坷愁風塵。長裾來謁我,自號廬山人。
洛陽天壇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見日,月靜遠聞笙。云路將雞犬,丹臺有姓名。古來成道者,兄弟亦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