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同違的詩詞(376首)
221
《探蓮曲》 明·韓邦靖
江南七月蓮花開,江上女兒采蓮來。
桃頰雙垂映秋水,菱歌一曲望春臺。
春臺一望隔千山,征客秦關更楚關。
妾意如舟元不定,郎行似水何時還。
222
《寄苑洛兄》 明·韓邦靖
兄弟江南北,時違悵望深。
共為糊口計,常有畏人心。
但可開家釀,無勞問遠岑。
團圓歸計是,早晚與同尋。
223
《紫陌行》 明·韓上桂
圣朝明日麗中天,漢代祥云接御煙。
百二關河開錦繡,三千龍虎護幽燕。
幽燕士女多婉孌,洛渭風塵同眷戀。
但學吹簫駕碧空,豈惜鳴鑾買歌扇。
224
《喜宗伯兄歸里》 明·錢謙貞
聲名官職巧相違,清世何妨暫拂衣。
江上青峰余我在,窗前幽竹待人歸。
無心云為蒼生出,避色人同倦鳥飛。
旦夕轉圜明主意,未容長伴釣魚磯。
225
《送人還廣陵》 明·施敬
會晤情方洽,暌違意更長。
天涯同是客,秋杪各還鄉。
黃葉飛楊子,青山繞夜郎。
分襟即萬里,相顧兩茫茫。
226
《題清道李家壁》 明·蓀谷
南來數月計多違,節序如流已授衣。
旅舍不堪黃葉落,暮天遙望白云飛。
唯有同來野僧在,病吟相對說西歸。
228
《題山水圖(二首)》 明·蕭鎡
身已與世違,超然景方寂。
嘉樹敷層陰,芳苔間行跡。
飛淙如練懸,斷厓若天辟。
亭亭山上云,齒齒溪中石。
豈無同心人,高談共晨夕。
檐虛嵐濕衣,窗迥風生席。
雅趣良足耽,營營竟何益。
230
《別李莘韜余獻甫》 明·尹伸
南行碌碌頗違心,博勢無休便陸沈。
名義有權堪自解,炎荒緣分不從今。
游情賴得同瓢笠,閨思憑他怨藁砧。
君輩果期歸計早,數行白簡望知音。
232
《感興其二》 唐·李白
洛浦有宓妃。
飄搖雪爭飛。
輕云拂素月。
了可見清輝。
解佩欲西去。
含情詎相違。
香塵動羅襪。
綠水不沾衣。
陳王徒作賦。
神女豈同歸。
好色傷大雅。
多為世所譏。
234
《送張五歸山》 唐·王維
送君盡惆悵。
復送何人歸。
幾日同攜手。
一朝先拂衣。
東山有茅屋。
幸為掃荊扉。
當亦謝官去。
豈令心事違。
236
《和陶飲酒二十首》 宋·蘇軾
蠢蠕食葉蟲,仰空慕高飛。
一朝傳兩翅,乃得黏網悲。
啁啾同巢雀,沮澤疑可依。
赴水生兩殼,遭閉何時歸。
二蟲竟誰是,一笑百念衰。
幸此未化間,有酒君莫違。
237
《送李公恕赴闕》 宋·蘇軾
君才有如切玉刀,見之凜凜寒生毛。
愿隨壯士斬蛟蜃,不愿腰間纏錦絳。
用違其才志不展,坐與胥吏同疲勞。
忽然眉上有黃氣,吾君漸欲收英髦。
238
《送楊孟容》 宋·蘇軾
我家峨眉陰,與子同一邦。
相望六十里,共飲玻璃江。
江山不違人,遍滿千家窗。
但苦窗中人,寸心不自降。
240
《和陶詠三良》 宋·蘇軾
此生太山重,忽作鴻毛遺。
三子死一言,所死良已微。
賢哉晏平仲,事君不以私。
我豈犬馬哉,從君求蓋帷。
* 關于同違的詩詞 描寫同違的詩詞 帶有同違的詩詞 包含同違的古詩詞(37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