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同輝的詩詞(484首)

    441 《送碧梧入府》 宋·許月卿

    人勸公入相,我勸公早歸。
    今以副樞入,好以元樞回。
    易為六經宗,學易貴知時。
    時止則時行,時義大矣哉。

    442 《劉器之陰山七騎圖》 宋·孔武仲

    北風颯颯邊云黃,飛沙噎日天慘蒼。
    駕鵝鳴哀雁不翔,七騎正出陰山旁。
    山傍陰塵歲無陽,鳥飛墮翼人立僵。
    犯寒跨鞍知悍強,以此決戰誰能當。

    443 《至趙莊鎮舍轎乘馬二首》 宋·孔武仲

    淮康望夷門,驛舍猶六七。
    我車嗟已勞,我馬亦太逸。
    朝來天色好,輝煥川上日。
    郊原莽而蒼,生意密如櫛。

    444 《懷浙中兄弟》 宋·晁公溯

    昔游楚澤窺衡湘,飄然欲返川無梁。
    途窮問津西入蜀,十年一過如風狂。
    欲知滯留視草木,來時尺許今人長。
    石龜尚有懷海心,茍非達者寧無情。

    445 《聞范道卿將赴試成都作此勉之》 宋·晁公溯

    長來故倦游,車轍環天下。
    艱難不吾容,虎兕適曠野。
    世方臥積薪,敢獨怨飄瓦。
    久荒小山桂,幾葬蒲圃槚。

    446 《謹所之贈王氏子》 宋·陳淳

    我贈王氏子,作此謹所之。
    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資。
    妙齡正弱冠,立志已不卑。
    與之語則解,知弗流俗隨。

    447 《林戶求明道堂詩二首》 宋·陳淳

    秉彝同是得天生,道在其中本自明。
    氣為稟來微有蔽,欲因感處復多萌。
    磨礱須到十分粹,克治全教一味清。
    從此洞然無別體,真元輝露日光星。

    448 《和林叔己詠福壽林塘韻謝楊守舉狀》 宋·陳淳

    漳臺最尊第一峰,分支福壽飛雙虹。
    壽山左蟠氣蔥蔥,福山右峙狀窿窿。
    中有洞壺出塵蹤,景物簇聚造化功。
    不減杜陵門城東,未數漆園舊崆峒。

    449 《行婦怨次李編校韻》 宋·戴表元

    赤城巖邑今窮邊,路傍死者相枕眠。
    惟余婦女收不殺,馬上娉婷多少年。
    蓬頭垢面誰氏子,放聲獨哭哀聞天。
    傳聞門閥甚輝赫,誰家避匿山南巔。

    450 《次韻答朱侯招游海山》 宋·戴表元

    江南春草黃,江北秋雁飛。
    窮居念還往,故物悉已非。
    我有青云交,山林可同歸。
    十年學撫琴,對客輒累欷。

    451 《和鄭府判秋闈行》 宋·杜范

    秋云黃,日月忙,登選才俊收詞章。
    操觚搦翰換鐘鼎,往往冰炭交中腸。

    452 《夜雨》 宋·方回

    樹與山同黑,聲喧瓦欲飛。
    雷行無蚓喙,電起更螢輝。
    小市收燈早,荒城擊檄稀。
    平生聽雨意,終恐壯心違。

    453 《和史守八月十四日月二首》 宋·郭印

    月蘸澄江上下天,波光桂魄兩依然。
    喜延嘉客樓同倚,貪吸清輝席屢前。
    萬里無云秋更闊,千門不夜曉相連。
    嫦娥且駐來宵駕,玉宇年年不列仙。

    454 《送韓美成帥荊南》 宋·郭印

    何國不生士,汝潁獨多奇。
    公於輩行中,玉潔了無玼。
    少年游宦場,英譽蔚四馳。
    郎宿爭璀璨,使星勝光輝。

    455 《洪鐘歌》 宋·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雖含響,擊即通,十方諸佛應聲中。

    456 《自誨》 宋·釋重顯

    麟龍不為瑞,草木生光輝。
    三尺一丈六,且同攜手歸。
    慚爾懲世師,巍巍何巍巍。

    457 《送清演禪者》 宋·釋重顯

    我年老大,心力衰微。
    贈別無語,冥同振飛。
    因思古之送人有言,吾不知其殊途同歸。
    獨愛新豐,曲騰清輝。
    寸草不生千萬里,出門春色共依依。

    458 《向侍郎無熱軒》 宋·釋宗杲

    勇猛精進過量人,號曰薌林大居士。
    住無變易真實處,而常順行諸佛法。
    不作世間顛倒業,成辨出世勝方便。
    而能於此方便中,幻出難思諸境界。

    459 《生日仲素惠羊酒作此奉謝》 宋·舒岳祥

    去年蝶軒饋羊酒,主人憐我空無有。
    座上六客皆解吟,一翁不吟開笑口。
    今年病叟蚤還山,烹雞炰鱉翁對媼。
    五男四婦六稚孫,更有曾孫依乳姆。

    460 《緣識》 宋·宋太宗

    紫檀金線槽偏蹙,撥弄朱弦敲冰玉。
    指法從來天下聞,翻成盡入升平曲。
    傳之世上五音足,希夷道聽化民俗。
    盤龍面對壓鰲頭,玄微風散萬般流。

    * 關于同輝的詩詞 描寫同輝的詩詞 帶有同輝的詩詞 包含同輝的古詩詞(4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