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同計的詩詞(819首)

    481 《喜雨歌為宋太守賦》 元·王冕

    南州六月旱土赤,炎官火傘行虛空。
    田疇圻裂河海涸,萬物如在紅爐中。
    桔槔不用計已梏,農民踏踏愁歲兇。
    蓬萊太守民父母,下顧赤子心忡忡。

    482 《已亥雜詩 269》 清·龔自珍

    美人捭闔計仍頻,我佩陰符亦可憑。
    綰就同心堅待辱,羽山下是西陵。

    483 《神宗皇帝挽詞五首》 宋·司馬光

    式道清行馬,靈輴下陛簾。
    云奔同軌集,雨泣兆民瞻。
    石闕蒼煙暝,松門白露沾。
    載弓隕絕,無計附經髯。

    484 《答資政邵諫議見寄二首》 宋·歐陽修

    欲知歸計久遷延,三十篇詩二十年。
    受寵不思身報效,乞骸惟冀上衰憐。
    相如舊苦中痟渴,陶令猶能一醉眠。
    材薄力殫難勉強,豈同高士愛林泉。

    485 《和武平學士歲晚禁直書懷五言二十韻》 宋·歐陽修

    多病淹殘歲,初寒臥直廬。
    朝廷務清靜,鈴索少文書。
    向學今為盛,優賢古莫如。
    靚深嚴禁署,閑宴樂群居。

    486 《留別寇定》 宋·賀鑄

    不見步兵今一秋,年來復與仲容游。
    蒼顏白發慙衰暮,縱飲狂歌作輩流。
    顧我宦情真漫浪,為君行計幾淹留。
    能尋三月皇州約,拍手同登賣酒樓。

    487 《送表侄趙子億之官滄州兼簡通守李延寧》 宋·賀鑄

    吾昔游浮陽,童心初辦狂。
    淩高瞰海日,徑欲窮扶桑。
    歲紀忽再周,此圖竟莫償。
    今適送子往,臨風但彷徉。

    488 《玉樓春·流光不受長繩系》 元·元好問

    流光不受長繩系。
    樂事且須論早計。
    丹成雞犬亦登仙,運去英雄空掩涕。
    花留酒笑寧無意。

    489 《寄薛學士》 宋·林逋

    飛徵偶未下天衢,古群寬閑且寄居。
    曾許布衣通一刺,每留蔬食看群書。
    高齋已想閑丹灶,清夢誰同話直廬。
    江外敢知無別計,只攜琴鶴聽新除。

    490 《賀新郎·賀鵲冰檐繞》 宋·無名氏

    賀鵲冰檐繞。
    伴華堂、兩催妝束,音傳青鳥。
    瑞氣沉煙金鴨裊。
    脆管繁弦迭奏。

    491 《萬年歡》 宋·無名氏

    天氣嚴凝,乍寒梅數枝,嶺上開拆。
    傅粉凝脂,疑是素娥妝飾。
    先報陽和信息。
    更雪月、交光一色。

    492 《踏青游·識個人人》 宋·無名氏

    識個人人,恰正二年歡會。
    似賭賽、六只渾四。
    向巫山、重重去,如魚水。
    兩情美。

    493 《送侯孝杰殿丞簽判潞州》 宋·梅堯臣

    同在洛陽時,交游盡豪杰。
    倏忽三十年,浮沈漸磨滅。
    惟余一二人,或位冠夔禼。
    我今在若亡,似竹空有節。

    494 《次韻答黃仲夫七十韻》 宋·梅堯臣

    春風不擇草,萬卉皆發萌。
    盛夏一長養,秋實俱與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師調五音,不問咸與韺。

    495 《送淮南轉運李學士君錫》 宋·梅堯臣

    王都重兵廩,命使總八方。
    淮南舟車沖,三楚籠利長。
    惟時有才彥,數計等桑羊。
    八月賜詔行,朱斾插大航。

    496 《永州守王公慥寄九巖亭記云此地疑是柳子厚所》 宋·梅堯臣

    天地磨今古,賢愚為埃塵。
    草樹易變改,山川無故新。
    眷言零陵守,白發駕朱輪。
    間來問遺老,俯跡哀昔人。

    497 《次韻永叔乞藥有感》 宋·梅堯臣

    子厚論鍾乳,要若鵝翎筒。
    安取啖棗栗,謂相出山東。
    所產有所美,慎勿憑村僮。
    公問我餌藥,石臼將使礱。

    498 《寄致仕張郎中》 宋·梅堯臣

    門榮世美高天下,身退心閑住洛陽。
    畫鶴能同薛少保,愛書還比蔡中郎。
    花陰小酌呼鄰父,月下清吟掃石床。
    不門從來生計薄,題簽盈閣是家藏。

    499 《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 宋·梅堯臣

    平生天下友,常以道義求。
    良朋既我遘,沒齒無怨尤。
    向來六七輩,非可取次儔。
    議論吐肝膽,慷慨從竄投。

    500 《和江鄰幾詠雪二十韻》 宋·梅堯臣

    十一月將雪,寒誰計有無。
    云橫凍鵬翼,霰集泣蛟珠。
    萬里風為使,千門玉作樞。
    縞衣來自鄭,濤鷺卷從吳。

    * 關于同計的詩詞 描寫同計的詩詞 帶有同計的詩詞 包含同計的古詩詞(8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