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同經的詩詞(39首)

    21 《七月七日同宋顯夫學士暨經筵僚屬游上京西山》 元·周伯琦

    聯岡疊阜衛神都,萬幕平沙八陣圖。
    朝市星垣周社稷,宗藩盤石漢規摹。
    官堤亙野豐青草,禁篽深林暗碧榆。
    地辟天開到今日,九重垂拱制寰區。

    22 《七月七日同宋顯夫學士暨經筵僚屬游上京西山》 元·周伯琦

    盤盤絕頂撫崢嶸,目盡天涯一掌平。
    海氣騰空搖鐵剎,山風卷霧凈金城。
    鞲鷹秋健諸酋帳,苑馬宵肥七校營。
    相顧依然情未已,攜壺明日約同傾。

    23 《次韻邾仲經同登虎丘長句》 明·呂敏

    山上樓臺山下城,朱旗夾道少人行。
    春風寂寞鶯花夢,落日悲涼鼓角聲。
    古冢金精來變幻,天池劍影隨空明。
    老僧趺坐忘塵慮,石溜何須恨不平。

    24 《三月壬申同堯民希孝觀渠名寺經藏得弘明集中》 宋·黃庭堅

    秘藏開新譯,天花雨舊堂。
    證經多寶塔,寢疾凈名床。
    鳥語雜歌頌,蛛絲凝篆香。
    同游得趙李,談道過何王。

    25 《慈孝寺餞子敦席上奉同孔經父八韻》 宋·黃庭堅

    日永知槐夏,云黃喜麥秋。
    同朝國士集,賜沐吏功休。
    只園冠蓋地,清與耳目謀。
    晴云浮茗椀,飛雹落文楸。

    26 《梅花引 同張仲經楊飛卿賦青梅》 元·元好問

    綠華仙萼彩云間。
    雪消殘。
    擁香□。
    隨意輕勻淺注盡高閑。

    27 《題譯經院同文軒》 宋·梅堯臣

    有書無異文,有車無異軌。
    貝多得旁行,白馬來萬里。
    清軒延高僧,一歲譯幾紙。
    譯罷坐焚香,庭章灑寒水。

    28 《玉峰園經春不得一過因成詩呈同官約游》 宋·文同

    春來少嬉游,俗事日相耗。
    南園只城外,累月不一到。
    花香雨后歇,樹色風中老。
    惟有巖下泉,猶能滌幽抱。

    29 《曹彥約昌谷集同官絕賦經梅成五十六字》 宋·毛滂

    淡中著色似狂顛,心與梅同跡不然。
    奪我焉支寧免俗,豈無膏沐獨爭先。
    辨桃認杏何人拙,壓雪欺霜政自妍。
    只恐東君招不得,好修猶在筆籬邊。

    30 《子瞻和陶公讀山海經詩欲同作而未成夢中得數》 宋·蘇轍

    此心淡無著,與物常欣然。
    虛閑偶有見,白云在空間。
    愛之欲吐玩,恐為時俗傳。
    逡巡自失去,云散空長天。
    永愧陶彭澤,佳句如珠圓。

    31 《七月十四日韓持國直廬同觀山海經》 宋·曾鞏

    高閣在清禁,長軒憑廣虛。
    御幄閟圖象,依然臨幸余。
    翠甓布天路,黃簾分直廬。
    一雨清景早,稍涼秋興初。

    32 《同陣太丞游龍興寺經藏院》 宋·韓維

    空堂灑寒水,碧楸涼漠漠。
    高眠得珍簟,委棄巾與屩。
    薰風穆然來,殿角鳴金鐸。
    清香有時聞,幽鳥無聲落。
    論詩愛平淡,語道造沖寞。
    非吾方外友,誰當共茲樂。

    33 《在伯見招觀雪因同貴溪尉曹登鄰寺之經樓且云》 宋·趙蕃

    籃輿軋軋度成陰,鷺起沖波鵲噪林。
    當子倚闌成句警,政余擁褐坐檐深。
    裴回更盡高樓覽,空闊思收遠壑音。
    笑謝主人能命酒,不然寒甚不能吟。

    34 《六月郡庠尊經閣前種竹三得雨書喜示同舍》 宋·黎廷瑞

    移種來數日,三沾沛雨恩。
    雷公念同族,龍伯愛諸孫。
    鞭活金髯走,梢寒翠鬣翻。
    拂云吾所望,好為護霜根。

    35 《去八月同張文饒考試始遂言集執經問道至今不》 宋·晁公溯

    屬者俱被命,敕書黃札光。
    同將舜權量,與較蜀文章。
    投分雖已晚,傳經何可忘。
    對床風雨地,長記此升堂。

    36 《去八月同張文饒考試始遂言集執經問道至今不》 宋·晁公溯

    通變莫如易,韋編存至今。
    如傳仲尼手,盡見伏羲心。
    此去被清問,豈惟蒙賞音。
    要通天下志,觀象得惟深。

    37 《飛雪未已可謂佳端約判簿判務二丈同登尊經閣》 宋·杜范

    萬頃瓊瑤爛不收,從今便合慶來牟。
    與君莫負登臨約,不是偷閑作浪游。

    38 《此日湖源回展叔穎書頗及往歲經行暨諸同志賞》 宋·王洋

    憶昨越溪曲,官梅正發時。
    追隨連日飲,酬唱幾篇詩。
    淡佇看人意,清香許自知。
    憑誰將恨寄,為說鬢成絲。

    39 《經理西山同二客二弟侄輩侍太孺人游觀聯句》 宋·喻良能

    西山仍復踞西臺,石逕嵚崎此日開。
    竹杖相邀七八客,芳樽時釂兩三杯。
    瀑懸巖腹如飛雨,石轉山腰若隱雷。
    敬侍慈顏供一笑,陂陀坐穩興悠哉。

    * 關于同經的詩詞 描寫同經的詩詞 帶有同經的詩詞 包含同經的古詩詞(3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