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同穴的詩詞(328首)

    161 《百丈山記》 宋·朱熹

    登百丈山三里許,右俯絕壑,左控垂崖,壘石為磴,十余級乃得度。
    山之勝,蓋自此始。
    循磴而東,即得小澗。
    石梁跨于其上。

    游記寫景山水

    162 《與二弟過溪至廣教蘭若》 宋·梅堯臣

    溪水今尚淺,涉馬不及韉。
    岸口出近郭,野徑通平田。
    行行渡小橋,決決響細泉。
    萬木蔭古殿,一燈明象筵。

    163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64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65 《九章之九 悲回風》 先秦·屈原

    悲回風之搖蕙兮,心冤結而內傷;
    物有微而隕性兮,聲有隱而先倡。
    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
    萬變其情豈可蓋兮,孰虛偽之可長?

    166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167 《詠史詩》 魏晉·王粲

    自古無殉死。
    達人所共知。
    秦穆殺三良。
    惜哉空爾為。

    168 《淳化五年秋八月二十四日鉅鹿魏野江東僧用晦》 宋·魏野

    危城閑登臨,秋色際空碧。
    四顧廊且平,萬慮忽然釋。
    精誠日月暗,曠達天地窄。
    壯節但孤聳,憤氣欲四射。

    169 《古詩贈新城王貽上》 清·錢謙益

    風輪持大地,擊揚為風謠。
    吹萬肇邃古,賡歌暢唐姚。
    朱弦泛漢魏,麗藻沿六朝。
    有唐盛詞賦,貞符匯元包。

    170 《予奉詔總裁元史故人操公琬實與纂修尋以病歸》 明·宋濂

    憶昔試藝時,年丁二十九。
    不諳精與粗,運筆若揮帚。
    欲盡王霸言,自寅直窺酉。
    于時有操君,許子乃其友。

    171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172 《經史閣四言詩》 未知·張衡

    玄黃氤氳,混沌未死。
    道隱冥默,文郁雕跂。
    蚩蚩熙熙。
    結繩而治。

    173 《蘭陵王 昨日奉候,知玉體已不恙,軒從?》 元·姚燧

    之,上雪崖使君雪崖雪。
    玉壘浮云變滅。
    蓬婆外、晴白界天,西嶺窗涵古今絕。
    秦山置下列。

    174 《游天池》 清·沈德潛

    山靈招我深,輕策上層阪。
    巔頂涵清池,坎艮象成蹇。
    水寒魚不生,穴黝龍疑偃。
    想當融結初,天匠費鐫鏟。

    175 《酆都觀》 宋·晁公武

    勝絕平都觀,盤紆石磴長。
    崇崗虎蹲踞,古柏雁分張。
    殿閣剛風外,軒墀灝氣旁。
    煙華迎碧瓦,云葉覆雕墻。

    176 《高宗皇帝挽詞五首》 宋·陳居仁

    得壽尊慈扆,怡神久北宮。
    彩衣頻侍燕,寶冊屢垂鴻。
    劍落橋山外,陵開禹穴東。
    從今壽文母,無復玉卮同。

    177 《蟻飲研槽歌》 宋·朱渙

    晴窗棐幾風日舒,呼童汲水供蟾蜍,涓流入研玄穎濡。
    一蟻蠢蠢爰來趨,須臾十百與之俱。

    178 《九鎖山十詠·大滌洞》 宋·呂同老

    巍巍元蓋天,巖穴閟仙宅。
    別戶穿虛明,層輝蕩空碧。
    神鼓振玉音,丹崖落瓊液。
    深道潛龍井,外障隔凡石。

    179 《觀龍歌》 宋·宋真宗

    四靈之長惟虬龍,虬龍變化故難同。
    三茅福地群仙宅,靈物潛形在此中。
    池內仙人馴擾得,至今隱現誰能測。
    乘云蠢動獨標奇,行雨嘉生皆荷力。

    180 《祝融峰》 宋·馮濬

    手執筇敲結佩刀,直趨危頂一峰豪。
    回頭朝市聲聲遠,接武煙霞步步高。
    天上召雷池水漲,人間禱雨穴同號。
    婢千七百三十丈,翠壓江湖幾點濤。

    * 關于同穴的詩詞 描寫同穴的詩詞 帶有同穴的詩詞 包含同穴的古詩詞(32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