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同林的詩詞(134首)

    41 《上巳瓊林苑宴二府同游池上即事口占》 宋·晏殊

    春留融冶日添長,萬品無涯入醉鄉。
    誰道人間泛仙境,水心樓殿半斜陽。

    42 《同熊伯通自定林過悟真二首》 宋·王安石

    與客東來欲試茶,倦投松石坐欹斜。
    暗香一陣連風起,知有薔薇澗底花。

    43 《同熊伯通自定林過悟真二首》 宋·王安石

    城郭紛紛老倦尋,幅巾來寄北山岑。
    長遭客子留連我,未快穿云涉水心。

    44 《和耿天騭同游定林》 宋·王安石

    道人深閉門,二客來不速。
    攝衣負朝暄,一笑皆捧腹。
    逍遙煙中策,放浪塵外躅。
    晤言或世聞,誰謂非絕俗。

    45 《留守參政大資范公余同年進士往歲帥桂林題刻》 宋·戴復古

    宣政喜邊功,隆兌筑州縣。
    程公自名巖,刻石記所建。
    得既不償費,中興棄不繕。
    誕謾磨崖辭,當日妄夸衒。

    46 《林次中奉使契丹劉仲平出倅鄆州同舍十有六人》 宋·秦觀

    須句別駕偉儀刑,陵谷初無見坦平。
    七子建安推世藝,五經中秘擅家聲。
    南宮參掇端如夢,東觀分攜空復情。
    莫愛溪堂好風月,早來龍尾道前行。

    47 《林次中奉使契丹劉仲平出倅鄆州同舍十有六人》 宋·秦觀

    鮮車百乘使龍庭,路指全燕古北平。
    祖帳列仙修故事,行臺諸部奏新聲。
    留犁撓酒知胡意,尺牘移書示漢情。
    納節便應歸法從,中途已報制書行。

    48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順伯、林景思游湖》 宋·楊萬里

    鵠袍林里過芳辰,聞道春來不識春。
    及至識春春巳老,於中更老是詩人。

    49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順伯、林景思游湖》 宋·楊萬里

    總宜亭子小如拳,著得西湖不見痕。
    湖上軒牖無不好,何須抵死揀名園。

    50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順伯、林景思游湖》 宋·楊萬里

    孤山山後北山前,十里長堤隔兩邊。
    一行垂楊綠無縫,石橋通處過春船。

    51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順伯、林景思游湖》 宋·楊萬里

    天色{上髟下蒙}松未肯收,吾儕自樂不曾愁。
    隨宜旋旋商量著,晴即閑行雨即休。

    52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順伯、林景思游湖》 宋·楊萬里

    籃輿休上馬休騎,濕卻青鞋也不辭。
    揀取雨絲疏處去,攜筇且謁水仙祠。

    53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順伯、林景思游湖》 宋·楊萬里

    雨催杖屨卻瀀回,卷上疏簾眼頓開。
    十里湖光平似鏡,柳梢梢外一船來。

    54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順伯、林景思游湖》 宋·楊萬里

    湖上春游只愛晴,何朝何夕不晴明。
    絕憐疏雨微云里,點綴湖山分外清。

    55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順伯、林景思游湖》 宋·楊萬里

    憑久欄干可一桮,湖山飛入水中來。
    多情燕子能相勸,舞破東風去卻回。

    56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順伯、林景思游湖》 宋·楊萬里

    今年山路少人來,酒肆蕭然綺席埃。
    政爾坐愁春寂寞,晝船簫鼓忽如雷。

    57 《上已同沈虞卿、尤延之、王順伯、林景思游湖》 宋·楊萬里

    岸上湖中各自奇,山觴水酌兩皆宜。
    只言游舫渾如畫,身在畫中元不知。

    58 《子瞻題狄引進雪林石屏要同作》 宋·黃庭堅

    翠屏臨研滴,明窗翫寸陰。
    意境可千里,搖落江上林。
    百醉歌舞罷,四郊風雪深。
    將軍貂狐暖,士卒多苦心。

    59 《同次道陪晏瓊林》 宋·司馬光

    冠蓋連翩數里塵,帝家全借上林春。
    鹓行不動煙霞秀,龍角正高雷雨新。
    喜氣晴曛宮樹綠,飛花醉墮玉卮頻。
    蒲萄盧橘應相識,半是當年舉酒人。

    60 《同道通師之香林馬上》 宋·賀鑄

    冰霜節候遲,淮楚早春時。
    白草風頭急,黃云日腳垂。
    鳥聲投古戍,馬力倦長陂。
    吾有官箴畏,勞生爾浪為。

    * 關于同林的詩詞 描寫同林的詩詞 帶有同林的詩詞 包含同林的古詩詞(1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