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同杯的詩詞(1308首)
881
《次韻惠循二守相會》 宋·蘇軾
共惜相從一寸陰,酒杯雖淺意殊深。
且同月下三人影,莫作天涯萬里心。
東嶺近開松菊徑,南堂初絕斧斤音。
知君善頌如張老,猶望攜壺更一臨。
883
《夢雪》 宋·蘇軾
殘杯失春溫,破被生夜悄。
開門千山白,俯仰同一照。
雖時出圭角,固自絕瑕竅。
兒童勿驚怪,調汝得一笑。
884
《和陶止酒》 宋·蘇軾
時來與物逝,路窮非我止。
與子各意行,同落百蠻里。
蕭然兩別加,各攜一樨子。
子室有孟光,我室惟法喜。
885
《武昌西山(并敘)》 宋·蘇軾
嘉祐中,翰林學士承旨鄧公圣求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軾謫居黃岡,與武昌相望,亦常往來溪山間。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試館職,與圣求會宿玉堂,偶話舊事。
圣求嘗作《元次山洼樽銘》刻之巖石,因為此詩,請圣求同賦,當以遺邑人,使刻之銘側。
887
《又呈竇使君》 唐·杜甫
向晚波微綠,連空岸腳(一作卻)青。
日兼春有暮,愁與醉無醒。
漂泊猶杯酒,踟躕此驛亭。
相看萬里外,同是一浮萍。
888
《又呈竇使君》 唐·杜甫
向晚波微綠,連空岸腳青。
日兼春有暮,愁與醉無醒。
漂泊猶杯酒,躊躇此驛亭。
相看萬里外,同是一浮萍。
889
《商山富水驛》 唐·杜牧
:驛本名與陽諫議同姓名,因此改為富水驛。
益戇由來未覺賢,終須南去吊湘川。
當時物議朱云小,后代聲華白日懸。
邪佞每思當面唾,清貧長欠一杯錢。
驛名不合輕移改,留警朝天者惕然。
890
《惜春》 唐·杜牧
春半年已除,其余強為有。
即此醉殘花,便同嘗臘酒。
悵望送春杯,殷勤掃花帚。
誰為駐東流,年年長在手?
891
《送吳顯道五首》 宋·王安石
滕王高閣臨江渚,東邊日出西邊雨。
十五年前此會同,天際張帷列樽俎。
公今此去何時歸,我今停杯一問之。
春風兩岸水楊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892
《答熊本推官金陵寄酒》 宋·王安石
郁金香是蘭陵酒,枉入詩人賦詠來。
庭下北風吹急雪,坐間南客送寒醅。
淵明未得歸三徑,叔夜猶同把一杯。
吟罷想君醒醉處,鍾山相向白崔嵬。
893
《送別韓虞部》 宋·王安石
客舍街南初著巾,與君兄弟即相親。
當年豈意兩家子,今日更為同社人。
京洛風塵嗟阻閣,江湖杯酒惜逡巡。
歸帆嶺北茫茫水,把手何時寂寞濱。
894
《酬裴如晦》 宋·王安石
二年羈旅越人吟,乞得東南病更侵。
殤子未安莊氏義,壽親還慰魯侯心。
鮮鮮細菊霜前蕊,漠漠疏桐日下陰。
濁酒一杯秋滿眼,可憐同意不同斟。
897
《滕王閣次韻劉允叔》 宋·戴復古
消遣客懷尋勝事,酒杯詩卷得同攜。
當年杰閣棲龍子,今日空梁落燕泥。
斜照浴紅秋水上,好山橫碧畫欄西。
幾人登覽皆磨滅,唯有前峰壓不低。
898
《西郊尋梅》 宋·范成大
西郊梅花矜絶豔,走馬獨來看不厭。
似羞流落蒙市塵,寧墮荒寒傍茅店。
翛然自是世外人,過去生中差一念。
淺顰常鄙桃李學,獨立不容鶯蝶覘。
899
《照田蠶行》 宋·范成大
鄉村臘月二十五,長竿然炬照南畝。
近似云開森列星,遠如風起飄流螢。
今春雨雹繭絲少,秋日雷鳴稻堆小;
儂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歲田蠶好。
900
《次伯安推官贈別韻》 宋·范成大
交情彌歲竟匆匆,短棹歸尋一畝宮。
塞責文書容我懶,及時杯酒賴君同。
披云峰頂城頭月,攬秀堂前扇里風。
千里音書慰離索,莫言天遠費鱗鴻。
* 關于同杯的詩詞 描寫同杯的詩詞 帶有同杯的詩詞 包含同杯的古詩詞(130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