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合後的詩詞(133首)

    81 《和蕭判官東夫韻寄之》 宋·楊萬里

    湘江曉月照離裾。
    目送車塵至欲脯。
    歸路新詩合千首,幾時乘興更三吾。
    眼邊俗物只添睡,別後故人何似臞。
    尚策爬沙追歷塊,未甘直作水中鳧。

    82 《送丁卿季吏部赴召》 宋·楊萬里

    吾州史君五十年,不曾召節來日邊。
    老夫送人作太守,不曾送人上九天。
    玉皇去年選丁寬,遣求螺浦蘇煢鱞。
    玉皇今年喚渠還,州民遮道不得前。

    83 《題汪圣鍚墳庵真如軒在玉山常山之間》 宋·楊萬里

    東吳南垂楚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
    百灘千嶂自一川,清空不是人間世。
    玉山先生攜老禪,把茅結庵開小軒。
    身前身後來醉眠,一醉不醒三千年。

    84 《夜雨不寐》 宋·楊萬里

    雨急點不疏,瓦乾聲可數。
    滴破江湖夢,合眼無後補。
    更長酒力短,睡甜詩思苦。
    已自不成眠,如何更遭許。

    85 《中秋前兩日別劉彥純彭仲莊於白馬山下》 宋·楊萬里

    忽忽離合夢非夢,續續談諧眠不眠。
    莫道對床容昜著,試思分手幾何年。
    長亭更放金荷淺,後夜誰同壁月圓。
    要得長隨二三友,不知由我定由天。

    86 《謝襄陽帥楊侍郎轆轤體》 宋·楊萬里

    合志同宗憶嗣清,尋盟繼好感難兄。
    關西伯起今夫子,後世子云重易經。
    金薤銀鉤詒妙墨,貂裘王札寄交情。
    本朝未有楊家相,留待公歸兩兩星。

    87 《別蔣穎叔》 宋·黃庭堅

    金城千里要人豪,理君亂絲須孟勞。
    文星合在天東壁,清都紫微醉云璈。
    荊溪居士傲軒冕,胸吞云夢如秋毫。
    三品衣魚人仰首,不見全牛可下刀。

    88 《次韻奉送公定》 宋·黃庭堅

    去年君渡河,棗下實離離。
    今年君渡河,剝棗詠豳詩。
    直緣恩義重,不憚鞍馬疲。
    詩書半行李,道路費歲時。

    89 《致政王殿丞逍遙亭》 宋·黃庭堅

    漆園著書五十二,致意最在逍遙游。
    後來作者逐音響,百一未必知莊周。
    幽人往往泥出處,俗士不可與莊語。
    逍遙如何,一蛇一龍。

    90 《次韻周法曹游青原山寺》 宋·黃庭堅

    市聲故在耳,一原謝塵埃。
    乳竇響鐘磬,翠峰麗昭回。
    俯看行磨蟻,車馬度城隈。
    水猶曹溪味,山自思公開。

    91 《謝檀敦信送柑子》 宋·黃庭堅

    色深林表風霜下,香著尊前指爪間。
    書後合題三百顆,頻隨驛使未應慳。

    92 《送焦千之秀才》 宋·歐陽修

    焦生獨立士,勢利不可恐。
    誰言一身窮,自待九鼎重。
    有能揭之行,可謂仁者勇。
    呂侯相家子,德義勝華寵。

    93 《百子坑賽龍》 宋·歐陽修

    嗟龍之智誰可拘,出入變化何須臾。
    壇平樹古潭水黑,沉沉影響疑有無。
    四山云霧忽晝合,瞥起直上拏空虛。
    龜魚帶去半空落,雷輷電走先後驅。

    94 《答通判呂太博》 宋·歐陽修

    千頃芙蕖蓋水平,揚州太守舊多情。
    畫盆圍處花光合,紅袖傳來酒令行。
    舞踏落暉留醉客,歌遲檀板換新聲。
    如今寂寞西湖上,雨後無人看落英。

    95 《哭圣俞》 宋·歐陽修

    昔逢詩老伊水頭,青衫白馬渡伊流。
    漢聲八節響石樓,坐中辭氣凌清秋。
    一飲百盞不言休,酒酣思逸語更遒。
    河南丞相稱賢侯,後車日載枚與鄒。

    96 《送張洞推官赴永興經略司》 宋·歐陽修

    自古天下事,及時難必成。
    為謀於未然,聰者或莫聽。
    患至而後圖,智者有不能。
    未遠前日悔,可為來者銘。

    97 《留守相公禱雨九龍祠應時獲澍呈府中同寮》 宋·歐陽修

    古木郁沉沉,祠亭相袞臨。
    雷驅山外響,云結日邊陰。
    ◇霂來初合,依微勢稍深。
    土膏潛動◇,野氣欲成霖。

    98 《寄題潯陽周氏濂溪草堂》 宋·賀鑄

    濂溪之水清,未足濯公纓。
    平生抱苦節,成就此溪名。
    長嘯置符傳,孤云歸思輕。
    溪頭四壁居,溪下百畝耕。

    99 《送寇元弼王文舉》 宋·賀鑄

    無端嵇氏叟,早結曹家偶。
    不遂龍蛇藏,翻從牛馬走。
    東西只強顏,清鏡照人頑。
    攲枕知歸路,開屏認舊山。

    100 《永遇樂·萬法由心》 宋·無名氏

    萬法由心,應觀法界,一切心造。
    老子瞿曇,同歸去揆,不離心是道。
    自從識得,坎離交濟,煉藥粗知昏曉。
    云騰雨飛,蟾宮兔走,丹闕更無煩惱。

    * 關于合後的詩詞 描寫合後的詩詞 帶有合後的詩詞 包含合後的古詩詞(13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