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合力的詩詞(619首)
582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583
《壽張京尹》 宋·彭龜年
紫巖天下志,勇決如百川。
一身扶三綱,百丑妒獨妍。
南軒經世學,仰嗣千圣傳。
匆匆造膝陳,眾鳥驚虛弦。
585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慧遠
文殊盡力一問,維摩結舌無言。
布袋長時落魄,飲光論劫坐禪。
鼻孔只在面上,口皮不離唇邊。
四個合成兩個,三錢置得一錢。
而今除本算利,且喜本利俱全。
586
《偈頌一百零四首》 宋·釋紹曇
合水和泥,打成一片。
脫卻胚腪,重加煅煉。
滲漏全無蓋覆人,平地升高乘快便。
若非眾手力扶持,心印蒙塵,光難發現。
美則美矣,只如古人道,明堂瓦插檐。
589
《浮萍寄水行》 宋·釋文珦
浮萍寄諸水,漂流本無要。
倚水以為命,然后生意蕃。
女子方在室,怙恃父母恩。
及其既結發,托身向他門。
591
《何叔宜求頌》 宋·釋印肅
十力功高誰履踐,叔宜重叩普庵門。
玄玄眾妙靈知有,自肯唯心聞不聞。
時信金剛通佛慧,情忘想盡合乾坤。
夜月曉風消息滿,希夷獨步道常存。
592
《傳上人丐鹽求頌》 宋·釋正覺
瀕海人居不事田,生涯清白是家傳。
雷鳴山麓潮橫雪,津出泥沙鹵泛蓮。
冰玉色承熬煉力,蕨薇滋藉合和緣。
舌頭妙有圓通眼,坐斷叢林五味禪。
593
《歌紀四明汪君信士》 宋·釋重顯
古君子兮道諸己,道器用兮合天理。
同塵還若待時生,觀象不知何處起。
荊叢叢襲莪叢叢,孝兮悌兮非沚中。
聚應落落滴仙露,散或泠泠揚士風。
594
《允寬上人》 宋·釋祖欽
初無允諾,寬著程限。
一似跳黃河,盡力要合眼。
跳過跳不過,直要橫擔板。
南北天高云淡淡,漁歌秋色晚。
597
《緣識》 宋·宋太宗
紫檀金線槽偏蹙,撥弄朱弦敲冰玉。
指法從來天下聞,翻成盡入升平曲。
傳之世上五音足,希夷道聽化民俗。
盤龍面對壓鰲頭,玄微風散萬般流。
598
《緣識》 宋·宋太宗
春色春兮景媚妍,薰風暖潤物華鮮。
上林花結和香霧,絮壓輕輕軟似綿。
寰中運啟大平年,文武須精百藝全。
弄影馬驕難控勒,龜茲韻雅奏釣天。
599
《緣識》 宋·宋太宗
河決洪波東南流迤邐,蒼生昏墊困其止。
去年今歲豈遑安,勞我關心情不已。
奔衡浩渺故無涯,十二州民皆憂水。
諸般度議自裁之,乃出禁軍為夫使。
600
《逍遙詠》 宋·宋太宗
不爭多氣力,容易可成功。
意馬須調伏,如塵幻夢中。
任持從雅淡,樂道定雌雄。
修煉知勤苦,因緣自合同。
* 關于合力的詩詞 描寫合力的詩詞 帶有合力的詩詞 包含合力的古詩詞(619首)